滥用抗菌药 当心养出“超级细菌”
每年从11月开始,就进入流感高发的季节,尤其是在中小学里,一个班级里十几个孩子中招的情况十分常见。为了让孩子早点康复,流感药、抗菌药、退烧药、清热颗粒等中成药……有的家长给孩子用上了“豪华大礼包”。但你知道吗?抗菌药其实对甲流无效,并且,不规范的使用抗菌药物不仅会让细菌对当前药物产生耐药,还可能引发多重耐药,最终出现难以被常规抗菌药物杀灭的“超级细菌”。
抗菌药物不是万能药
大连市友谊医院药剂部临床药师刘艳霞介绍,每年的11月18日至24日是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今年的主题是“立即行动:守护当下,保障未来”。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共同抵御“超级细菌”,它的出现,与我们日常使用的抗菌药物,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抗生素”“消炎药”息息相关。
在过去,细菌感染曾是致命的威胁,直到抗菌药物的出现。它们能精准地消灭入侵人体的有害细菌,拯救了无数生命。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抗菌药物是专门用来对付细菌的“精准武器”。而普通感冒和流感等多由病毒引起,这就像是系统内部出现了紊乱。此时使用抗菌药物,由于找不到攻击目标,它们不仅无效,还可能误伤体内的有益菌群,导致菌群失调。抗菌药物是“细菌杀手”,对病毒引起的感染完全无效。
学会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刘艳霞介绍,细菌为了生存,会不断进化。滥用和误用,恰好加速了这个过程,培养出不怕药物的“超级细菌”。未来我们一旦感染“超级细菌”,可能面临无药可用的困境。许多现在看似简单的手术和治疗,都可能因无法控制感染而变得异常危险。
避免“超级细菌”的出现,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开始。不自行购买与使用:抗菌药物是处方药,切勿自行购买或使用家中存药。是否需用,必须由医生判断。不主动要求开药:就诊时,请相信医生的专业判断,不要主动要求医生开具抗菌药物。遵医嘱,足疗程:一旦医生开具处方,必须按规定的剂量和疗程服完,即使中途感觉好转,也不能擅自停药,以确保将细菌彻底清除。
预防流感最好的策略就是做好日常,如勤洗手,这是最简单有效的防感染方法。还可以接种疫苗,通过接种流感疫苗等,预防病毒感染,减少不必要的用药机会。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饮食、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人类与细菌的博弈仍在继续。我们每一次负责任地用药,都是在保护自己未来的生命安全。让我们从自身做起,成为抗菌药物的理智使用者,共同守护未来的健康防线。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