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吃根”是一句流传甚广的中国传统养生俗语,民间亦有“冬吃根,身体无病根”的说法。这个观念源于
中医“顺应四时”的养生理念,强调饮食应随季节变化而调整。冬季气候寒冷,人体需要更多能量抵御严寒,而根茎类蔬菜生长于地下,是植物储存养分的主要部位,富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能有效为人体补充热量和营养。大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营养部副主任医师李宾介绍,在“冬吃根”的饮食智慧里,山药是非常好的选择,它既能提供充足的能量,又有很好的养生价值。
山药是药食同源的滋养佳品
李宾介绍,山药不仅是一种常见的食材,更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在中国有着悠久的食用和药用历史。无论是清甜软糯的蒸山药,还是温暖人心的山药排骨汤,它总是以其平和的口感滋养着我们的脾胃。
山药的营养物质丰富,每百克山药含有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不可溶纤维。除此以外,山药中还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植物活性物质,多糖、多酚、磷脂、山药素、盐酸山药碱、槭素Ⅱ、多酚氧化酶等,包括皂苷、尿囊素、多巴胺、胆甾醇、β谷甾醇、麦角甾醇、菜油甾醇等多种有机化合物,这些活性物质使山药发挥着重要的保健作用。
山药是平补五脏的食疗珍品
李宾介绍,山药是平补五脏的佳品,具有抗氧化、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胃肠屏障等作用。山药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与品种密切相关,肉色越深的山药,总酚含量越高。多酚类物质具备强还原性,能直接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其抗氧化能力与蓝莓等水果相当。山药多糖具有调节糖脂代谢的功效,有助于降低人体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有效改善胰岛素分泌,发挥降血糖、血脂的功能。此外,山药中富含的抗性淀粉,是其发挥健康益处的重要活性成分,与山药多糖两者协同作用,对预防和管理与糖脂代谢紊乱相关的慢性疾病具有积极意义。所以将山药作为主食的一部分替代精米白面,可能成为日常饮食中一种有益的健康选择。
此外,山药多糖能够上调有益菌,下调有害菌,改善菌群多样性,调节肠道微生态,优化肠道菌群结构;在肠道上皮细胞表面形成亲水凝胶层,维护肠道屏障结构。此外,尿囊素是山药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刺激物,消炎抑菌,生肌作用,促进黏液合成及分泌,减轻有害物对胃黏膜细胞的损伤,保护胃肠黏膜。
吃对是补品 吃错反伤身
李宾表示,山药确实是药食同源的好食材,但吃对了是补益,吃不对也可能带来负担。山药食用的适宜人群主要有一般人群、脾胃虚弱者、心脑血管患者。糖尿病患者、便秘者、体质偏热易上火者、前列腺癌和乳腺癌患者不适宜食用。对于一般成年人而言,建议每日食用鲜山药的量控制在100~200克左右比较适宜。
为了最大程度保留山药的营养,蒸着吃是首选,能完整保持其原味和功效。煮粥或煲汤也是不错的方法,能使营养成分充分溶解到汤水中,易于吸收。不适宜食用山药的人要小心山药“潜伏”在菜肴中,在外就餐时,注意一些可能含有大量山药的菜品,如蓝莓山药、拔丝山药等,特别是需要控制糖分和淀粉摄入的人群。和土豆类似,如果山药存放过久已经发芽,就不建议再食用了,以免引起中毒。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