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肖崟崟) 在2025年“世界儿童日”来临之际,11月19日,由市妇联(市政府妇儿工委办)、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文旅局、市卫健委、市城市管理局联合主办,市妇女儿童发展服务中心与大连自然博物馆共同承办的“友好大连 童创未来”大连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成果发布暨2025年世界儿童日点亮活动成功举办。此次活动集中展示了我市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阶段性方面取得的成果。
活动现场,大连儿童友好城市的“专属符号”正式亮相发布,IP形象“连小星”、Logo、Slogan(宣传语)等核心标识将成为这座城市送给孩子们最亲切的视觉礼物。同时,大连市首批儿童友好学校建设单位,儿童友好医院、公园、社区名单也正式揭晓,标志着儿童友好理念在我市真正落地生根,融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
围绕联合国儿基会提出的“敢做气候担当 点亮儿童未来”年度主题,孩子们利用回收的废旧养殖浮漂,亲手制作了充满奇思妙想的巨型环保艺术装置。在现场热烈的倒数声中,与会领导与儿童代表共同用“能量棒”点亮装置。
作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场还展出了“气候朋友奇遇记”主题环创作品及“一米科普”系列漫画。
据悉,本次活动由市妇联精心组织协调,是市政府妇儿工委成员单位联动协作的成果展现。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赵彤表示,妇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儿童的桥梁纽带,将持续聚焦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儿童优先理念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携手各方共同绘制“友好大连,童创未来”的美好画卷。
近年来,大连市委、市政府围绕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五大维度,构建起多层次的儿童友好生态。2025年2月,大连市正式获批第四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范围。大连市也将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纳入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大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等,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多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