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必查的“转氨酶”究竟是什么?


        拿到体检报告时,不少人会对着“转氨酶”升高这几个字犯嘀咕:为什么会升高?是肝脏出现问题了吗?作为肝脏健康的“晴雨表”,转氨酶这项指标确实藏着不少健康密码。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王兴善介绍,“转氨酶”升高与肝脏有问题不能画等号,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甄别。
        转氨酶究竟有多重要
        转氨酶在人体的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王兴善介绍,在体检中最常看到的是这两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胞浆中,肝细胞一旦受损,它会率先“跑”到血液里,是反映肝损伤最敏感的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更多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当肝细胞严重受损时才会大量释放。正常情况下,血液中这两种酶的含量很低,参考值范围多为0—40U/L,因检测方法和性别年龄不同,参考值范围可能略有差异。
        转氨酶升高未必都是大病
        看到报告上的箭头朝上,先别慌。转氨酶升高就像“警报响了”,但原因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剧烈运动,如打球、长跑后,肝细胞和肌肉细胞代谢加快,少量细胞破裂,转氨酶会暂时“溢出”到血液中,通常休息1—2周就能恢复。不良作息,如熬夜、过度劳累会打乱肝脏的修复节奏,影响转氨酶代谢,导致指标轻度升高。饮食影响,如前一天喝酒、吃太多油腻食物,或体检前没空腹,都可能让数值“虚高”。这类升高通常是轻度的,一般不超过80U/L,调整生活习惯后复查,大多能回归正常。
        这些情况必须找医生评估
        需要引起重视的还有病理性升高。肝脏问题,如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等疾病会直接损伤肝细胞,导致转氨酶大量释放入血。其中,ALT升高更能反映肝脏的急性损伤。其他器官问题,如心肌梗死、心肌炎时,心肌细胞受损会释放AST;胆囊炎、胆石症发作时,也可能因胆道压力升高影响肝脏,间接导致转氨酶上升。
        转氨酶升高的程度,往往能提示问题的轻重。轻度升高(40—80U/L),如果最近有熬夜、喝酒、剧烈运动等情况,建议调整1—2周后复查,若恢复正常,通常无需担心。中度升高(80—400U/L),可能是肝脏炎症或损伤的信号,需进一步检查肝功能、肝炎病毒、腹部B超等,排查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等问题。重度升高(>400U/L),提示肝细胞严重受损,可能是急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急症,必须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守护转氨酶正常做好这几点
        平时要想避免转氨酶升高,应该在某些方面做好防护,如少喝酒,酒精是肝脏的“头号敌人”,长期大量饮酒会直接导致肝细胞受损。别乱吃药,感冒药、抗生素等药物可能有肝毒性,用药前一定要咨询医生。规律作息,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不熬夜,让肝脏在夜间好好“修复”。控制体重:肥胖易引发脂肪肝,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维持健康体重。定期体检,每年一次肝功能检查,尤其是有肝病家族史、长期服药或饮酒的人。
        转氨酶就像肝脏的“哨兵”,它的变化能及时发现健康隐患。看懂这个指标,不恐慌、不忽视,才能更好地守护肝脏健康。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沈华
        


辽宁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24-81680063 举报邮箱:jubao@ln.gov.cn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1-82488888 邮箱:netinfo@bdcb.cn
辽公网安备21020302000523号    辽ICP备08004184号-2    ICP许可证 辽B2-20190382
Copyright © 2008-2021 BDCB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连半岛晨报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