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悄悄”变难?当心这个“肺部杀手”


        今年11月19日是第24个世界“慢阻肺”日,主题为“呼吸不顺畅,当心慢阻肺”。作为我国居民第三位主要死因的慢性疾病,慢阻肺正以“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严重威胁着公众健康,但相比于人们耳熟能详的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和糖尿病,大家对于慢阻肺的知识知之甚少。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高达13.6%,但是知晓率却不足一成,肺功能检查率也极低,从疾病知晓到疾病诊治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咳嗽、咳痰、气短出现呼吸不畅要警惕
        “刚开始只是爬楼梯有点喘,以为是年纪大了体力差,没想到一查已经是慢阻肺中期了。”在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诊室,68岁的张大爷拿着检查报告懊悔不已。他有30多年的吸烟史,近三年来活动后气短的症状逐渐加重,却一直没当回事,直到最近连平地走路都觉得吃力才来就医。
        市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病科)丁亚楠主任医师介绍,在门诊中像张大爷这样的患者十分常见,慢阻肺早期症状隐匿,很多人把咳嗽、咳痰、气短当成普通感冒或老慢支,等到呼吸困难严重时,肺功能已经严重受损,错过最佳干预时期。
        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筛查“肺功能”
        “作为临床一线的医生,我希望大家能够像量血压、测血脂、测血糖那样,重视肺功能的筛查。”丁亚楠主任医师告诉记者说,见过太多慢阻肺患者因为忽视早期症状、不重视肺功能筛查而延误治疗,一确诊就是慢阻肺中晚期,肺功能严重受损,甚至波及其他器官,十分惋惜。慢阻肺的病理改变具有不可逆性,早期通过戒烟、药物干预等手段,可有效延缓疾病进展,甚至阻止肺功能进一步下降;但如果拖延至晚期,不仅会出现呼吸衰竭、肺心病等并发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会急剧下降,治疗成本也会大幅增加。而慢阻肺需要长期规范管理和随诊,这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方面。
        特色学科中西医结合“狙击”慢阻肺
        市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病科)主任牟照红介绍,虽然目前慢阻肺病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能够有效缓解症状、预防急性加重、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西医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药及中医外治特色诊疗是科室的诊疗特色之一。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慢阻肺的预防和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穴位贴敷、针灸、药物罐等联合中药辨证治疗慢阻肺效果理想。
        记者了解到,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肺病科)是大连市唯一一个呼吸病学领域的辽宁省中医重点专科,为了方便慢阻肺患者就医,专门开设了咳喘病专病门诊,为慢阻肺患者提供全程管理平台。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沈华
        


辽宁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24-81680063 举报邮箱:jubao@ln.gov.cn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1-82488888 邮箱:netinfo@bdcb.cn
辽公网安备21020302000523号    辽ICP备08004184号-2    ICP许可证 辽B2-20190382
Copyright © 2008-2021 BDCB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连半岛晨报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