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编制完成各地区幼儿园布局规划
今年新建、改扩建5所公办园
近年来,我国新生人口数量持续下降,部分幼儿园出现空余学位。在年初的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邹奕冰提交关于优化我市幼儿园建设规划及资源配置的提案。相关部门在答复中表示,我市编制完成了各地区幼儿园布局规划,建立了学位预警与资源适配机制,切实保障儿童就近入普惠性幼儿园。
建议:建立适龄人口监测预警及学位调配机制
邹奕冰在提案中表示,我市新生儿数量同样也在下降,存在部分幼儿园有富余资源。为了有效优化我市幼儿园建设规划及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服务质量,建议建立动态监测和调整机制。建立幼儿园建设规划的动态监测机制,定期收集和分析幼儿园使用情况数据。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幼儿园建设规划,确保教育资源合理分配,为我市儿童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成长环境。
答复:今年新建、改扩建5所公办园
市教育局在答复中表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三年行动计划部署要求,进一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通过新建改扩建公办园,将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办成公办园等方式,稳步扩大公办园资源供给,持续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促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3岁幼儿提供托育服务。
据了解,我市12个地区根据本行政区域内适龄儿童的数量、分布和流动变化等因素,编制完成了各地区幼儿园布局规划,建立了学位预警与资源适配机制,切实保障儿童就近入普惠性幼儿园。另外,市教育局每年都积极扩大人口净流入、资源结构性矛盾、公办资源相对薄弱地区的资源供给,推动加强幼儿园基础建设。今年,市教育局确定了将“新建、改扩建5所公办园,提供公办学位1080个”作为市政府重点民生项目。截至10月底,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且全部开园招收新生入园。十四五以来,我市先后开办公办园64所,提供公办学位1.6万个,目前都正常运转。有序引导“小弱散”幼儿园关停并转,十四五期间,全市共撤销311所幼儿园,实现学前教育资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市教育局近年制发的《大连市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年)》中提出“规划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配置相应规模的托班,面向2至3岁幼儿提供托育服务”,2025年,教育局将公办园提供2—3岁普惠托位2000个纳入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还提出到2030年,全市有条件的幼儿园普遍提供托育服务的工作目标。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齐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