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来袭 这些防治常识要了解
最近,很多人都感觉身边感冒的人越来越多了。记者从各大医院了解到,呼吸内科门诊中感冒患者确实有增多的趋势。大连市友谊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孙丽丹介绍,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监测显示,目前我国南方省份流感活动上升。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今年我国的流感流行季可能提前到来,流行毒株也与去年不同。今年冬季预测流行的毒株是甲型H3N2,而去年主要是甲型H1N1。因此大众对今年流行的H3N2毒株的免疫力就会更低一些,需引起市民的重视。
流感的典型特征是“来势汹汹”
近年来,因流感没有及时干预而去世的新闻时而出现在各大媒体的头条,让大众逐渐认识到流感的严重程度,但对于到底该如何区分普通感冒和流感却并不清楚。
孙丽丹主任介绍,每年这个季节病房里都会收治认为小小流感没事儿也不及时治疗,结果发展为重症肺炎的患者。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虽为自限性疾病,但部分重症流感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可引发肺炎、脑膜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孙丽丹主任介绍,大家可以从症状上初步区分一下是流感还是感冒。流感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烧,体温常迅速上升,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极度乏力等显著的全身症状。而普通感冒往往以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全身症状轻微。所以,如果出现突发高烧、全身酸痛乏力、头痛等症状,要高度警惕流感。“现在甲流抗原和基因咽拭子检测都很方便,大家可以早期实现病原学诊断,确诊后针对性治疗。”孙丽丹主任介绍说。
普遍易感这五类高危人群尤其要注意
孙丽丹主任介绍,所有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但有几个人群感染后更易发展为重型或危重型病例,应高度警惕,出现症状后及时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如年龄小于5岁的儿童(年龄小于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大于65岁的老年人;肥胖人群;妊娠及围产期妇女;伴有以下疾病及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抑制等。这些人应高度重视流感的及时治疗。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孙丽丹主任提示,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减少重症最有效的手段。流感进入高发季,建议大家及时接种疫苗。一般来说,流感疫苗推荐接种时间为9—11月,以保障在流行高峰前形成有效免疫屏障。若未及时接种,整个流行期内仍可接种。
对于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去年打过疫苗了,今年还需要重新打吗”,孙丽丹主任表示,一般来说,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对抗原类似毒株的保护作用可维持6—8个月。而且,流感病毒变异快,每年流行的毒株都可能不同,因此,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以确保接种者获得针对当年流行毒株的最新保护。而且接种流感疫苗不但可以起到较好的自身预防效果,还能更好建立免疫屏障,预防流感在全人群中的传播。
此外,生活中的综合防护也同样不能忽视。比如勤洗手;到人群密集的地方佩戴口罩;日常生活中,保证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和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同时,规律作息和充足睡眠至关重要,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一旦出现高热、全身酸痛等流感样症状,应佩戴口罩,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