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治病良药”用法有讲究
在各大医院药房窗口,常有患者疑惑:“只是开点儿止疼药、安眠片,为什么需要这么多手续、还限量?”这些引发特殊管理程序的药物,很多都属于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简称麻精药品)。
大医一院药学部药师表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凡是在包装盒上印有“麻”或“精神药品”的标志,则为麻精药品。从医学角度看,麻精药品是临床不可或缺的“救命药”。例如,吗啡是治疗重度癌痛的“金标准”药物,哌醋甲酯能有效改善儿童多动症患者的注意力,苯二氮艹类药物可快速缓解焦虑失眠。这些药物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生理功能,在合理使用时能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但这类药物具有特殊的“双面性”。以含可待因的止咳糖浆为例,其代谢产物与吗啡结构相似,大剂量服用会产生欣快感,长期滥用易成瘾。数据显示,我国药物滥用监测报告中,含麻精成分的复方制剂占比逐年上升,许多成瘾案例始于“自行加量”或“多药联用”。
麻精药品安全用药有三大红线。遵医嘱,不擅自调整:麻精药品的剂量需根据患者年龄、病情、耐受性个体化调整。切记医生处方的不仅是药物,更是精准计算的安全剂量。防误用,关注特殊人群:老年人对苯二氮艹类药物敏感性增加,易出现跌倒风险;儿童误用含可待因药物可能抑制呼吸。家中如有特殊人群,需将药品妥善保管在儿童接触不到的高处,并严格核对药品成分。善管理,杜绝流入不良渠道:过期或剩余的麻精药品不能随意丢弃。建议携带药品及包装前往医院药房,通过专门回收渠道处理,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