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坚守,让思政课“活”起来

放下“权威姿态”做孩子们的“何妈妈”


        1995年,何春艳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至今已执教30个年头。她被尊称为“何姐”“何妈妈”。何春艳深知,高中思想政治课,不仅要让学生收获知识,更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人物介绍】
        何春艳
        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教师,大连市高中思想政治的第一个正高级教师。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辽宁省最美思政课教师、辽宁省学科带头人、大连市滨城名教师、大连市先进工作者、大连市优秀教师、首届大连市“我最喜爱的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其领衔的名师工作室秉持“传承教育家精神”理念,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助力高中思政课实现内涵式发展。
        爱在沟通与信任的诗行里延续和升华
        作为学生们可亲可爱的“何姐”“何妈妈”,何春艳承诺学生,除了答疑课外,只要有时间就可以全天候为学生解疑;面对学习自觉性差、成绩又不理想的同学,何春艳会单独给他们“吃小灶”;面对学业困难,一直在努力却收效甚微的同学,何春艳始终信奉“信心比黄金还珍贵”,激励他们“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遇到家庭困难或有特殊情况的学生,何春艳对他们更是在生活上关心、在成长中爱护。在学生眼里,“何老师总是浑身充满正能量,有种抚慰人心的力量。”
        但师生之间的爱,是建立在相互理解与信任的基础上的。何春艳感叹,刚入学的学生对她不了解,彼此之间还没有建立沟通和信任。一次课堂上,她提到同学们要认真学习语文,因为无论是数理化的题目描述、政史地的材料分析,还是文科的阅读理解,都需要通过文字获取关键信息,否则都读不懂题意。此时,学生马上提到班里就有这样的同学,理科特别突出,但文科却不太理想。何春艳找到他逐题讲解,一次特别平常的单独辅导,却意外地触动了学生,让他备受鼓舞。后来,因为选科,原来的课代表分到了其他班级,这个孩子便做起了何春艳的课代表。
        关注学生需求   思政课要与时代同行
        从教30年,何春艳始终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精心备课、认真批改,切实抓好教学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然而,新带的这一届学生不得不让何春艳在课堂上放下“权威姿态”,让学生谈谈不喜欢上思想政治课的原因。学生说,理科知识很枯燥,但因为认为有用就认真学,总觉得思政课可以放松一下,因此就有些懈怠;还有部分学生认为思政课不是高考的主科,这种对课程认识的偏差,导致他们在学习思政课时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此,何春艳调整自己,先从减少批评找到表扬的机会开始,决定打破传统课堂的边界,尝试开启一场教学改革的实验。她把时下最热点的话题引入课题,让时政演讲变得更加轻松。透过学生的眼神,她感受到了学考班思政课堂的关注度在提升。
        【校领导点评】
        大连市第二十三中学书记孟繁伟
        课堂只有连接时代,才能连接学生
        读了何春艳老师的育人叙事,更体会到俯身是最美的教育姿态,教师唯有蹲下身子,才能把孩子托举得更高。我们要放下   “权威”,将“全天候答疑”“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常态化,真正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课堂只有连接时代,才能连接学生。何老师把足球运动、13岁学生开盒他人事件等热点写进思政教案,让“最讲政治的课”变成“最接地气的课”,这是课堂改革最鲜活的“校本表达”。“行走的思政课”把价值引领从“灌输”变为“体悟”,实现了知—情—意—行的螺旋上升,推进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为“大思政课”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教师最大的师德是专业,最美的师德是仁爱,最深的师德是引领。
        半岛晨报、39度视频
        记者李洪波整理
        


辽宁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24-81680063 举报邮箱:jubao@ln.gov.cn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1-82488888 邮箱:netinfo@bdcb.cn
辽公网安备21020302000523号    辽ICP备08004184号-2    ICP许可证 辽B2-20190382
Copyright © 2008-2021 BDCB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连半岛晨报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