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至23日,辽宁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展示交流会议在大连召开。此次会议由辽宁教育学院主办,大连教育学院、大连市普通高中创新实践学校联合承办,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辽宁服务中心协办,来自全省的百余名通用技术学科专家、教研员、一线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改革路径。大连教育学院副院长赵妤婕致开幕词,对与会专家、领导和教师表示热烈欢迎,强调通用技术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的重要作用。
高端论坛
工程思维融入高中课堂已成趋势
本次会议中,来自教育部课程中心通用技术教材培训、课程资源建设、远程研修项目专家组成员,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培训专家组成员刘建明围绕“技术与工程课程发展趋势”做了专题讲座。他深入剖析了新时代背景下技术教育的内涵演变,结合国内外课程实践案例,阐释了工程思维在高中课堂中的渗透路径,并提出以项目式学习推动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教学策略,为参会教师提供了理论引领与实践范例。他评价大连市在通用技术课程实施中的创新举措具有前瞻性和示范性,指出其以项目式学习为抓手、以真实问题解决为驱动的教学模式,有效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
大连市普通高中创新实践学校、大连市信息高级中学副校长(主持工作)彭婕做了题目为《科学素养 实践能力 融合创新 多元发展——通用技术教学的实践与创新》的学校经验分享,以“技术赋能、实践育人”为主题,介绍了学校在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实践创新、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文化建设育人方面的探索成果。来自大连市普通高中创新实践学校的徐杨老师和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的李朔老师分别做了现场课例展示,课堂紧扣核心素养目标,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实践导向的教学理念,展现了通用技术课堂的真实样态。
创新实践
通用技术课程融合文化教育氛围
在会议期间,与会成员还参观了大连市普通高中创新实践学校,实地考察了学校50余个通用技术专业教室及科技走廊、思政走廊、荣誉走廊等文化育人场所,深入了解学校在课程实施与文化融合方面的创新举措,对学校以技术课程为核心、融合科学、工程与艺术的多维育人方式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硬件设施先进、功能分区合理、文化氛围浓厚,为通用技术课程的深度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评价学校在通用技术课程实施中走在全省前列,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辽宁教育学院赵春芝老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充分肯定本次会议成果,指出此次会议聚焦核心素养落地,实现了理论引领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充分展现了大连市在通用技术课程改革中的探索成果与区域辐射效应,为全省推进课堂教学转型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并倡导全省各地市以此次交流为契机,深化教学改革,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与课程实施水平整体提升。她强调,要以此次研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区域间协同联动,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共享与教师团队共建,持续深化通用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探索面向核心素养的评价改革路径,不断提升课程育人实效。
经验总结
通用技术教育实现“双课一统”育人机制
多年来,大连市始终高度重视通用技术教育的实施与创新,坚持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持续推动通用技术教育高质量发展,率先构建“学校课程+基地课程”统合实施的“双课一统”育人机制,实现课程内容的互补与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有效破解学校师资、设备不足的瓶颈,形成了具有大连特色的课程实施模式。大连教育学院副院长赵妤婕总结了近年来大连市在通用技术教育领域的特色做法和成果,特别是在实践基地建设及跨学科融合教学方面的积极探索。她表示,大连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STEAM教育、项目式学习、跨学科融合为抓手,着力构建“素养导向、学生主体、项目驱动”的课堂教学新样态,形成项目驱动轨道、学生表现轨道、教师指导轨道“三轨并行”通用技术学科品牌,推动“大单元、大项目”教学落地实施,全面提升学生技术实践与问题解决能力。 路妍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梁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