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盘看房跌入地下室 摔成粉碎性骨折》后续报道
公示材料中隐身地下室身份存疑
工程竣工验收报告、预售许可等记录:涉事4号楼为地上9层,地下无层数
今年 4月 1日,李先生前往大连湾碧海新苑小区的售楼处为儿子选购婚房。不料,在进入一处户型的地下室时,不慎从楼梯坠落,导致腿部粉碎性骨折。如今,李先生已经出院,维权过程中,提出了一连串的疑问。同时,记者获得的一份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却显示,涉事建筑没有地下室。这个地下室的真实情况如何?记者决定再访碧海新苑小区。
前情回顾
看房现场跌入地下室摔骨折
4月1日,李先生在房产中介的带领下,来到位于甘井子区大连湾的碧海新苑小区为儿子选购婚房。在4号楼1单元1层1室看房时,李先生不慎从通往地下室的楼梯上跌落,导致其右腓骨、胫骨多发粉碎性骨折,右距骨骨折。此后,李先生两次住院手术,产生医疗费用数万元。
跌入地下室后,李先生感觉脚踝钻心地疼痛,但眼前一片漆黑。直到救援人员赶到,他才看清涉事楼梯十分简陋,仅由简易板材搭建。“又窄又陡,还没有扶手。”地下室没有窗户,也没有照明设备,光线昏暗,李先生在下楼梯时因光线突变无法适应,重心失衡坠落摔伤。
陪同看房的房产中介向记者证实,现场楼梯陡峭无扶手,地下室光线较差。售楼处销售人员虽口头提醒“慢点”,但现场未见“楼梯无扶手”“地下室无照明”等安全隐患的明确警示。
售楼处工作人员则声称销售人员已尽引导提示义务,并将事故归因于:“客户慌张,自己蹦下去的。”“体重基数大,杵着了脚脖子。”工作人员强调,此前从未发生类似事件。事发后,该楼盘已暂停带地下室户型的销售。
最新爆料
涉事地下室在竣工验收报告中“隐身”
4月5日,本报以《楼盘看房跌入地下室 摔成粉碎性骨折》为题报道了李先生的遭遇。随后,有知情人向记者反映,碧海新苑小区的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中,4号楼没有地下室。
记者看到上述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显示,工程名称为中国水产大连公司仓库、大连湾刘屯旧区改造项目某区,开发商为大连新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达地产”)。报告上有“市甘”编号,以及新达地产的企业公章。该工程地址位于大连湾街道大连湾村,于2020年7月10日开工,2022年3月5日竣工,两次验收时间为2022年4月26日和7月19日。报告明确记录,4号楼为地上9层,地下无层数。
2020年3月,一份名为中国水产大连公司仓库、大连湾刘屯旧区改造项目C1-2区规划方案的文件,曾通过大连市自然资源局官网向社会公示。记者经查询对照确认正是如今的碧海新苑小区。规划方案可见,4号楼主体之下没有地下建筑。
再度探访
地下室正在装修,现场仍有安全隐患
记者4月采访时,售楼处工作人员声称已暂停该户型的销售,“所有带下跃户型的钥匙都被开发商收走了。”记者因此未能实地查看涉事地下室的具体情况。如今,这处地下室怎么样了?开发商是如何处理的?记者决定再访碧海新苑。
前往碧海新苑途中,记者再次见到了李先生。此时的李先生尚处于恢复期,他的右侧脚踝至小腿有多处打着钢钉,手术的刀口还没有完全恢复。记者用手轻轻触碰李先生的骨折处,能明显感觉到他皮肤内固定钢板的坚硬。在记者的陪同下,李先生决定重回伤心地,一路上他表情凝重,不时轻轻皱眉,抚摸伤处,显然是在忍受疼痛的折磨。
记者到达碧海新苑时,4号楼1单元南侧的空地上有一名施工人员正在作业。他告诉记者,其正为1单元至3单元共6户住宅搭建通往地下室的楼梯模板。此时,1单元1层1室的大门敞开着。记者进入室内看到,房间仍是毛坯状态,客厅北侧角落有个约3平方米大小的洞口。洞口通往地下室,内部一片漆黑,仅能看到施工人员刚搭建完的楼梯模具。
洞口周边仅有一侧安装了简易护栏,记者用手轻扶,护栏便明显晃动,显然存在安全隐患。李先生见状心惊不已,迅速与洞口保持距离,可见半年前的坠落给他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
进展关注
多个疑问待解,开发商暂未接受采访
维权过程中,李先生提出了一连串的疑问:
●事发时在售户型的地下室,为何在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公示规划方案、预售许可中没有显示?
●是否通过了审批验收?若未经审批验收,地下室的施工质量能否得到保障?
●是否会对住宅楼的整体建筑质量造成影响?
●未来地下室若与1层住宅一并对外销售,是否合法合规?
随后,记者再次来到碧海新苑售楼处。前台工作人员表示,相关负责人均不在。他记下了记者的联系方式,并表示将汇报上级,予以答复。
不过,截至记者发稿前,暂未收到相关答复。
记者通过企业信息查询系统查询到两部新达地产的办公电话,但多次拨打一直无人接听。
此事会如何发展?本报将持续关注。
本报特别报道组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