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医保部门解读“2026年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相关政策

连续参保可提升大病保险支付上限


        10月25日,大连市医疗保障局做客《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节目,围绕“2026年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以及大连医保工作相关话题与市民进行互动交流。
        三类人群可在我市参加城乡居民医保
        2026年我市城乡居民医保集中缴费期已经开始。我市2026年度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与去年保持一致,未成年居民每人每年400元,成人居民每人每年460元。缴费时间今年12月25日截止。
        以下三类人群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医保。
        (一)大学生。①在我市行政区域内的中央部委所属、省属和市属普通高等院校(包括民办高校)、科研院所就读的全日制学生(以下简称“我市就读大学生”)。②具有我市户籍在我市行政区域外的中央部委所属、省属和市属普通高等院校(包括民办高校)、科研院所就读的全日制在读学生,未在就读地参保的(以下简称“外地就读大学生”)。
        (二)未成年居民。在我市行政区域内中小学(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就读的学生;在我市居住的学龄前儿童,其父母一方具有我市户籍或持有我市居住证的;其他具有我市户籍或我市居住证未满18周岁的居民;转出户籍前为我市户籍的华侨未满18周岁的子女。
        (三)成年居民。具有我市户籍或我市居住证,且年龄超过18周岁的城乡非从业非全日制在读居民。
        热点解读
        有激励有约束,未及时参保将有“待遇等待期”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鼓励连续参保的激励约束政策。居民医保采取的是预缴制,在每年的集中缴费期缴纳下一年度保费。市医保局方面介绍,国家出台参保长效机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建立了连续参保的激励约束机制。对居民医保连续参保人员和基金零报销人员进行激励,提高他们的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对未连续参保人员和没有在集中参保期缴费人员设置了固定待遇等待期和变动待遇等待期,在等待期里发生的医疗费用,医保将不予报销。
        问:为什么要设定医保待遇等待期?
        答:如果不设置待遇等待期,就会有人选择生病后才参保缴费,享受别人缴费对自己的贡献,对正常连续参保人员来说非常不公平,最终损害的是全体参保人的利益。
        问:如果没在集中缴费期缴费,或者参保不连续,医保待遇等待期具体怎么算?
        答:自2025年起,除新生儿等特殊群体外,对未在居民医保集中缴费期参保或未连续参保的人员,设置参保后固定等待期3个月。未连续参保的,每多断缴1年,在3个月固定等待期的基础上再增加1个月的变动等待期。
        问:连续参保有什么参保激励?
        答:为鼓励大家连续参保,减少中断缴费,国家参保长效机制中明确了连续参保和基金零报销的激励机制,即提高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
        2025年起,大连市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为40万元(除享受医疗救助资助参保政策的困难群体外)。对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4年的参保人员,之后每连续参保1年,可提高大病保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4000元。对当年基金零报销的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次年可提高大病保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4000元。连续参保激励和零报销激励,累计提高总额不超过大病保险年度原封顶线的20%。参保居民发生大病报销并使用奖励额度后,前期积累的零报销激励额度清零。断保之后再次参保的,连续参保年数重新计算。
        城乡居民医保先办参保再进行缴费
        参保方面:本地就读学生由所在学校根据学籍信息统一组织办理参保登记;外地就读大学生可通过“大连市自然人社保缴费”小程序中的“大学生参保登记”功能点自助办理;首次参保或由职工医保转参城乡居民医保的人员,需要持有效身份证件到所属社区或村委等代办单位办理参保登记后办理缴费;往年正常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人员可以直接缴费;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和病故军人遗属中未在校就读的未成年居民由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办理。
        缴费方面:线上可自行通过“大连市自然人社保缴费”小程序缴纳保费,线下可持有效身份证件到所属社区或村委等代办单位直接缴费,本地户籍的还可到经办银行的任一网点办理缴费。
        优化举措
        今年大连这五类医保服务更优化
        今年以来,全市医保系统持续优化经办流程,提高服务质量。针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出一系列优化举措:
        一、办理生育津贴流程更简单了。医保部门与卫健、公安部门共享相关数据,通过数据校验的参保人可免于提交“出生医学证明”“生育登记单”等参保材料。另外,还对“生育津贴申报”功能进行了优化,必填信息会给出填报提示,填起来更准,办得也更快。
        二、异地就医备案信息可清晰查询。异地就医备案信息可清晰查询。“大连市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和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里的异地就医备案功能,现在已经全面优化。您备案的起止时间、是通过哪个渠道备案的、备案到哪个省哪个市,还有需要什么类型的材料,都会清晰展示出来。
        三、高效办成“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医保部门与公安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家长在给已在我市落户的新生儿办参保登记时,可不用再提交户籍信息。
        四、参保缴费申请就能办。医保系统和税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壁打通了,居民和灵活就业人员办参保登记,申请了就能马上办。参保成功后,微信公众号会自动弹出提示,还附了缴费小程序的二维码,点一下就能跳转缴费,避免忘记缴费影响享受待遇。
        五、医保“掌上办”功能再升级。“大连市医保局”微信公众号的“个人账户支出”功能点进一步优化,参保人能查到医保关系转移之后,个人账户里资金的变动情况。“门诊慢特病认定”的结果展示也优化了,会加上“待遇开始日期”和“待遇结束日期”,患者能清楚知道自己享受待遇的时间段。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苏琳
        


辽宁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24-81680063 举报邮箱:jubao@ln.gov.cn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1-82488888 邮箱:netinfo@bdcb.cn
辽公网安备21020302000523号    辽ICP备08004184号-2    ICP许可证 辽B2-20190382
Copyright © 2008-2021 BDCB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连半岛晨报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