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以来,半岛晨报小记者团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走进导盲犬基地,参观工业博物馆,学习急救常识,每个社会实践活动都让小记者们收获满满。在获得丰富的知识、开阔视野的同时,小记者也锻炼了自己的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更加优秀,更为自信。
活动
1
走进中国导盲犬基地用爱心点亮“无声的陪伴”
10月12日,半岛晨报小记者团走进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开展了一场温暖且有意义的公益实践之旅。此次活动不仅让小记者们近距离了解了导盲犬的工作与生活,更通过亲身参与,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关爱特殊群体、尊重生命的种子。
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作为国内成立较早、规模较大的专业导盲犬培训机构之一,长期以来致力于导盲犬的繁育、训练及与社会适配工作,是视障人士可靠伙伴的“摇篮”。在基地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小记者们首先参观了基地的设施环境。他们了解到,成为一只合格的导盲犬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长达一年半到两年的系统化、专业化训练,从基本的服从指令到复杂的引导避障,每一只毕业的导盲犬都凝聚了训练师无数的心血。基地不仅是导盲犬技能养成的场所,更是它们健康成长的家园。
活动中,小记者们代表半岛晨报小记者团,向基地捐赠了精心准备的新鲜鸡蛋和干净柔软的小毯子等实用物品。这些物资承载着孩子们纯真的爱心,将用于改善导盲犬的日常营养和休息环境,表达了社会对这群“无言工作者”的关怀与支持。随后,活动进入了精彩纷呈的互动环节。训练师们为小记者详细讲解并演示了导盲犬的日常训练项目。孩子们目不转睛地观察着导盲犬如何根据指令完成坐、卧、站立、等待以及绕开障碍物等一系列动作,对它们的高智商和稳定性赞叹不已。最让小记者们兴奋的是模拟体验环节:在训练师的保护与指导下,几位小记者戴上特制眼罩,亲手握住导盲犬的导盲鞍,亲身感受在黑暗中完全信任并依赖导盲犬引路前行的过程。这一独特体验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导盲犬对于视障人士而言,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重建生活信心、安全融入社会的“眼睛”和伙伴。
活动
2
探秘大连电力工业记忆馆沉浸式体验感受电的魔力
10月15日,半岛晨报小记者团前往大连电力工业记忆馆开展科普实践活动。这座东北地区首家电力记忆馆,通过400余件跨越百年的电力展品,为小记者们开启了一段电力历史探索之旅。
大连电力工业记忆馆位于中山区长江路39号,原“旅大电业局试验所”旧址,这座百年建筑曾是我国最早、电压等级最高的试验大厅之一。展馆以“沧桑与辉煌”为主题,900多平方米的空间汇集了400余件珍贵展品,系统展示了大连自1890年第一盏电灯亮起后的电力发展历程。
进入记忆馆,仿佛穿越了时空长廊,从清末民初的电力萌芽,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蓬勃发展,每一张老照片、每一件实物都讲述着动人的电力故事。在物品展示区,小记者们见到了1936年日本明电舍株式会社生产的高压试验变压器,这是我国最早使用的高压试验设备之一。一件1942年生产的电压互感器引起了小记者们的注意,这是大连地区最早220KV变电站留下的唯一物品。从20世纪50年代的手工藤编安全帽,到60年代的防误操作装置,再到80年代我国自行敷设的最长海底电缆……每件展品都是历史的见证。各式各样的兆欧表、电压表、电流表,记录着电度表发展的漫长历程。
最让小记者们兴奋的是互动体验区,他们伸手触摸,共同感受电的魔力,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直观了解电的原理和应用。在电力安全警示教育区,小记者们学习了电力科普知识、事故案例警示和应急处理方法,增强了安全用电意识。在“戚革庆创新工作室”内,小记者们了解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戚革庆及其团队的技术研发成果,感受到电力人勇于创新的精神。“创新需要扎根一线,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产业需求。”戚革庆的这句话深深印在了小记者们的脑海中。
活动
3
急救常识是“生命必修课”小记者变身“急救小卫士”
10月18日,一堂生动而实用的急救知识课在半岛晨报社开讲。大连平安志愿者协会西岗大队大队长林轩宇带领多名资深队员,为小记者们带来了一场以“急救基础与防踩踏自救”为主题的生命安全教育体验活动,旨在提升青少年应对突发状况的自我保护与互助能力。
活动现场,协会的专业讲师王乐针对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为小记者们系统地讲解了急救基础知识。课程内容深入浅出,重点涵盖了如何正确判断现场环境安全、如何拨打有效的急救电话以及心肺复苏(CPR)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王乐老师强调:“时间就是生命,掌握正确的初步急救方法,在‘黄金四分钟’内采取行动,就有可能挽救一条生命。”
除了基础的急救理论,针对公共场所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王乐老师还专门讲解了防踩踏知识。他通过案例分析和动作示范,教导小记者们在拥挤环境中如何采用规范的“人体麦克法”进行信息传递与预警,以及不慎倒地时如何迅速做出标准的自我保护姿势——身体蜷缩成球状,用双臂紧紧护住头颈部,以最大程度减少伤害。
理论讲解结束后,活动进入最受期待的模拟实操环节。在志愿者“一对一”的耐心指导下,小记者们踊跃上前,在模拟人上亲身体验了胸外按压的动作要领。大家神情专注,学得有模有样,在实践中巩固了刚刚学到的理论知识。对于防踩踏自我保护动作,孩子们也认真地进行模仿和练习,现场学习氛围热烈而有序。“今天我学会了如果看到有人晕倒该怎么办,也知道了在人多的地方怎么保护自己不被挤伤,感觉特别有用!”一位参与活动的小记者兴奋地分享了他的收获。许多小记者也表示,这堂课让他们意识到急救并非遥不可及,自己也能成为守护生命安全的小卫士。
本组稿件由半岛晨报、39度视频
记者邵金龙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