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沙河口区南沙街1号楼楼下公建开了一家综合市场,为了给市场内部分熟食摊位熏炸食物时排烟,市场搭建了排烟管道。然而,此后市场周边的不少居民表示,排出的油烟味呛人,闻多了“犯恶心”。对此,市场方面表示,经第三方专业机构检测,市场油烟排放达标。
居民
夏天不敢开窗换气希望有关管理部门与市场方面共同协商拿出解决方案
市场
愿出资重建排烟管道将管道沿居民楼楼体通向楼顶将排烟口指向空中尽量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影响目前尚未能与居民达成一致
居民 闻了两年油烟味“犯恶心”
市民张先生家住沙河口区南沙街1号楼,2023年10月末,楼下公建中一家综合市场开业,此后他在家中便天天能够闻到一股“火熏火燎”的油烟味。“闻起来就是熏炸食物的味道,刚开始还能挑起一点食欲,到现在闻了快两年,一闻到就犯恶心。”原来,这家综合市场内部有部分熟食摊位,每天都要现场熏炸食物,市场为此搭建了排烟管道,排出的油烟飘散至附近居民家中,造成影响。
张先生表示,在市场开业前的装修过程中,他就注意到施工队伍在搭建以前不存在的管道,但当时以为是通气管道,便没有在意。“现在每天早上7点半到晚上7点半,只要是市场营业时间,这股油烟味就一直存在。家里夏天都不敢开窗换气,对生活造成了很大不便。”张先生希望,有关管理部门能够与市场方面共同协商,拿出一个解决方案,保障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不被污染。
探访 排烟口距离两侧居民楼约10米
10月17日中午,记者来到现场探访。在这家综合市场内部,有不下三四家熟食摊位,有的正在熏炸食物,市场内部能够闻到明显的油烟味道。来到居民描述的两处排烟口位置,一处是一块招牌左上角的格栅口,这处格栅口两侧都是居民楼,居民楼与格栅口的距离约有10米;另一处位于一栋居民楼的后身,从一楼墙壁延伸出来金属管道直冲地面。在这两处排烟口位置,记者均未看到有明显的烟气飘出,但确实能闻到熏炸食物的油烟味道。
在现场,记者采访了一位南沙街3号楼的居民刘女士。刘女士表示,她也是从这家市场开业时起,就注意到了油烟问题,多次与市场方面协商沟通,但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不是不让市场经营,但市场也应该切实有效地消除油烟味,不要干扰到附近居民的生活。”刘女士表示,据她了解,市场附近多栋居民楼的居民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油烟味影响,目前居民们正在准备向有关管理部门反映情况,已联署的居民有近20家。
回应 市场方面表示油烟排放检测达标
10月17日下午,记者联系了这家综合市场相关人员。市场经理关先生表示,此前多次接到附近居民有关油烟味的情况反映,也多次接受了有关管理部门的调查监测。“市场方面根据有关管理部门的推荐,自费找到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对油烟排放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达标,不会对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实质损害,该检测结果已提交管理部门。”关先生表示,两处排烟口中位于居民楼后身的管道早已停用,另一处格栅口位置,经执法人员现场检查,也不存在违规搭建情况。
对于市场附近居民表示油烟味道“呛人”的问题,关先生表示,市场方面已经安装了油烟净化设施,防止气味影响到周边居民。考虑到个人对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市场方面愿意拿出诚意,与附近居民协商解决问题。“市场方面愿意出资重新搭建排烟管道,将管道沿着居民楼楼体通向楼顶,将排烟口指向空中,尽量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影响。但目前就此方案,市场尚未能与居民达成一致。”关先生说。
管理部门 市场搭建排烟管道不违规
那么,市场方面的说法是否真实呢?记者随即联系了沙河口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进行核实。执法局工作人员表示,根据《大连市城市市容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依附城市建筑物设置排放油烟管道,一般应当避开建筑物正面或者主干道一侧,保证其色彩与建筑主体色彩一致,并保持其外观整洁。执法人员对该市场搭建的排烟管道进行现场检查后,认为其并不违规。同时,执法局也确实收到了市场方面提交的由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出具的油烟排放达标的检测报告。
工作人员建议,市民可以联系有资质的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对市场附近的空气环境进行连续监测,搜集固定证据后,与市场方面协商解决问题。若协商不成,可以走法律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毕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