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诊疗+介入特色
胃肠道肿瘤患者的“生命转机”
胃肠肿瘤已成为全球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前列,且呈现出“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相较于其他肿瘤,消化道肿瘤的治疗一直都是医疗领域内比较难啃的“硬骨头”。尤其是对于晚期胃肠肿瘤患者来说,消化道出血、梗阻等并发症的出现更是雪上加霜,全身治疗联合肿瘤介入技术就成为破解这个困局的“关键武器”,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二科,以动脉化疗栓塞及灌注、粒子植入为突破点,结合多学科综合诊疗,已经帮助众多肿瘤患者走出治疗困境。
晚期胃癌患者消化道梗阻+出血 介入技术解除危机
76岁的张大爷被确诊为胃癌晚期,已错失手术根治的机会,出现严重的消化道梗阻症状,频繁呕吐,同时出现呕血。短短几天内,他迅速消瘦,精神状态急剧下滑,生命体征也开始变得不稳定,家人紧急将他送往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二科就诊。
入院后,肿瘤二科李闯主任和赵彤主任带领团队第一时间对张大爷进行全面评估,明确其当前面临的核心危机是“胃癌相关消化道梗阻”与“消化道出血”,若不快速干预,可能因休克、多器官衰竭危及生命。结合患者高龄、胃癌病史及身体耐受情况,团队迅速制定针对性救治方案:为张大爷置入胃肠营养管,通过管道输送营养液;精准介入止血+控瘤,李闯主任带领团队为张大爷实施胃癌区域动脉化疗灌注及栓塞术。经过三次治疗,止血的同时,梗阻也彻底解除,胃肠营养管被拔除了,张大爷又可以自己吃饭了,这次生命危机也随之解除,为后续治疗赢得了机会。
合理布局的综合治疗 消化道肿瘤治疗的关键
赵彤主任介绍,打赢消化道肿瘤这场硬仗,绝非单一武器的孤军奋战,而是以综合治疗为战略核心、以介入治疗为关键战术的科学布局。抗癌与指挥战争的逻辑高度契合,每一步都需精准协同。
“当肿瘤堵塞消化道导致患者无法进食,通过介入手段打通梗阻的营养通路,比如支架植入解除消化道梗阻,让食物顺利进入,为后续治疗筑牢身体根基,这是打赢胜仗的首要前提。”李闯主任介绍说,在介入治疗解决基础通路问题后,配合营养调理提升免疫力,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才能更好发挥作用,同时减少治疗带来的痛苦。综合治疗的精髓在于多途径配合,而介入治疗正是重要协同力量:动静脉结合的介入治疗可直接将药物送达病灶,在“精准打击”环节,介入治疗的优势更为突出——通过粒子植入技术,能精准瞄准影响生活质量、威胁生存期的关键病灶,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周围健康组织。对于高龄、身体虚弱无法承受常规治疗的患者,介入治疗更是“量体裁衣”的核心选择,可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定制微创介入方案,在控制肿瘤发展的同时,降低治疗对身体的负担。
介入技术特色鲜明 为患者搭建一站式诊疗平台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二科是医院国家重点专科肿瘤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室依托MDT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为消化道肿瘤患者提供国际化、标准化及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打造高质量、高水平诊疗平台。
记者了解到,全身治疗联合肿瘤介入、粒子植入是该科室鲜明的诊疗特色,肿瘤患者在肿瘤二科“足不出科”,就可以得到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粒子植入、放化疗及靶向免疫治疗等一站式综合诊疗服务。李闯主任从事肿瘤介入工作近20年,擅长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如以微粒栓塞及放射性粒子植入为核心的综合治疗、恶性肿瘤的HAIC治疗、微波消融治疗等;在临床工作中积极探索新技术对提高患者生存期及生存质量的促进作用,在消化系统肿瘤中运用“动静脉治疗结合,局部与全身治疗联合”的理念,为患者制定出个体化的抗癌之路。
李闯主任表示,“延长生存期”与“提升生活质量”是肿瘤治疗的核心目标。而以“多学科协作、个体化方案、全程化管理”为核心的综合诊疗模式,正打破传统单一治疗的局限,为患者搭建起从疾病控制到生活重建的全周期守护体系,真正实现“活得更长,过得更好”。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