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设“35岁门槛”

多地考公考编放宽年龄限制


        近期,多地进一步放宽了考公、考编的年龄限制。
        今年1月,四川省人社厅发文提出支持事业单位适当放宽招聘年龄条件,鼓励企业放宽用工年龄限制。
        9月26日,四川眉山市发布2025年下半年事业单位招聘公告,岗位对年龄的限制为本科学历要求1986年10月13日及以后出生;研究生学历要求1981年10月13日及以后出生。
        遂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明确,从2025年下半年开始,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大专、本科学历年龄要求为不超过38周岁。
        这意味着上述地将事业单位的招聘年龄放宽到本科38周岁及以下,研究生43周岁及以下。
        同时,据媒体6月24日报道,山东、新疆、贵州等地发布的事业单位招聘公告,将部分岗位年龄要求放宽至45周岁以下。不仅如此,多个省份公务员招考部分岗位年龄要求调整为40周岁以下。
        地方公务员与事业单位招录放宽报考要求,释放了打破就业年龄限制的积极信号。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用人单位采用“35岁以下”的招聘条件,加深了就业群体的“35岁焦虑”。其实,在职场40岁左右并不“老”,正是精力旺盛、干劲正足的年纪。中央财经大学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24》显示,全国劳动力人口平均年龄,已从1985年的32.25岁上升到了2022年的39.72岁。一些以从业经验为优势的行业或岗位,放宽年龄限制更可以减少人才浪费。
        尤其是,在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和劳动力市场的供给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下,逐步消除“35岁职场门槛”,有助于充分利用各个年龄段的人力资源来弥补劳动力缺口,应对不同行业的用工难题。
        2024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提出“消除地域、身份、性别、年龄等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这个意见适配当前我国人才结构的发展变化,也回应了广大群众的实际需要。
        当然,年龄限制要真正打破,还需加强系统谋划。凝聚反对年龄歧视的社会共识,放弃“年龄+学历”的简单筛选,逐步建立人才多元化评价体系。不但在就业上考虑“大龄新人”,也在企业用人成本、家庭生活负担方面,为35岁以上人群解忧纾困。
        消除就业年龄限制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它意味着社会珍视每个人的潜在价值,承认人才没有“保质期”,智慧与能力的发展轨迹因人而异。这种转变将帮助我们构建一个更加包容、高效且充满活力的现代社会。   据新华社
        


辽宁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24-81680063 举报邮箱:jubao@ln.gov.cn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1-82488888 邮箱:netinfo@bdcb.cn
辽公网安备21020302000523号    辽ICP备08004184号-2    ICP许可证 辽B2-20190382
Copyright © 2008-2021 BDCB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连半岛晨报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