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滴眼药水时喜欢把瓶口蹭到黑眼珠,觉得这样能滴得准,没想到怎么越来越不舒服了。”68岁的张阿姨近日因眼睛红肿就医,经眼科医生询问得知,她长期错误使用眼药水,导致眼部反复受刺激。干眼症、过敏等眼部问题,让很多中老年人已经离不开眼药水,但日常生活中,像张阿姨这样存在眼药水使用误区的老年患者不在少数。
多滴几滴好得快?误区!
72岁的李爷爷患有慢性结膜炎,需长期使用滴眼液。他担心药液滴得不够,每次都会反复滴3—4滴,还常将药液滴在眼睫毛上,认为“多滴点好得快”。可一段时间后,李爷爷不仅眼睛干涩、发痒的症状没缓解,反而出现了眼睑红肿。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他这是错误滴眼药水导致的问题,反复滴药会超出结膜囊容量,多余药液会刺激眼睑;而药液滴在眼睫毛上,不仅无法发挥药效,还可能让睫毛上的细菌进入眼部加重感染。在医生指导下,李爷爷学习了正确滴药方法,坚持规范用药一周后,眼部不适症状明显减轻。
正确滴药“五步法”记牢能避坑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陈丹丹药师介绍,正确滴眼药水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如核查药液:使用前先看滴眼液有效期,再观察药液是否清澈,若出现混浊、沉淀或絮状物,立即停用(如过期的滴眼液可能滋生细菌,滴入眼内易引发感染)。清洁双手:滴药前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避免手部细菌带入眼部(临床中曾有患者因未洗手滴药,导致细菌性结膜炎复发)。规范操作:取坐位或仰卧位,头稍后仰,眼睛向上看,用手指下拉下眼睑形成“结膜囊”,将眼药水瓶口距眼2—3厘米,垂直滴入囊内(别滴在角膜上,像张阿姨那样蹭到黑眼珠,可能刺激角膜引发疼痛)。按压泪点:滴药后立即用手指按压内眼角泪小点2—3分钟(不少老人滴药后觉得嘴苦,就是药液经泪道流入口腔,按压可减少流失和副作用)。分清顺序:同时用两种滴眼液需间隔10分钟;先滴眼药水、后涂眼药膏(药膏黏稠,先涂会影响药水吸收)。
这些注意事项要警惕
陈丹丹药师介绍,眼药水的储存等方面也有讲究,如开封期限别超期,普通滴眼液开启后最多用28天;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开启后24小时必须丢弃,曾有患者使用开封1个月的人工泪液,引发眼部真菌感染;小牛血清等生物制剂,开启后一周内有效且需冷藏。
混悬药液要摇匀,有的滴眼液,未摇匀会导致药效不均,影响治疗效果。若滴药后出现眼睛红肿、瘙痒、视力模糊,需马上停用并就医,临床中曾有患者因未及时停药,引发药物性角膜炎。老年群体眼部机能逐渐退化,正确使用眼药水尤为重要。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