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回应养老保险热点话题
养老金断缴账户不会被清零
9月13日,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走进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直播间,就公众普遍关注的养老保险有关话题与听众进行交流互动。
近年来,我市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深化。一是稳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统一政策。二是积极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精神,持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准确计发并兑现改革后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三是规范管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严格落实缴费补贴机制和丧葬补助金制度,深入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帮扶工作。四是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扎实做好宣传培训和经办服务等相关工作。
养老保险参保覆盖面持续扩大。开展养老保险“精准扩面”专项行动,聚焦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持续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户籍限制,多渠道、多形式宣传企业职工及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转移接续等政策及经办流程,推动养老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到法定人群全覆盖。目前,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529.11万人。
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2005年起,按照国家、省统一政策已连续21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2018年起,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同政策调整养老金。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目前已提高到每人每月264元,位居全省首位,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今年还将继续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
多支柱养老保险规范发展。落实《企业年金办法》,按规定做好企业年金方案备案工作。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劳动者自愿参加个人养老金,截至目前,全市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148.7万个。
重要看点
今年养老金水平这样调整
今年7月份我市继续提高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今年的调整政策具体有哪些规定?据介绍,2025年度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和往年一样,分为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三部分:一是定额调整,调整标准是退休(职)人员、“五七家属工”每月增加27元,不再按照退休人员参加工作时间或退休时间确定,体现了公平原则,这是国家的明确要求,也是各省的通行做法。二是挂钩调整,调整标准是按照退休(职)人员符合国家、省规定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特殊工种等折算年限)在15年(含15年)以下的部分,每人每月统一增加9元,缴费年限在15年以上的部分(不满1年按1年算),自第16年起,每满1年每月增加0.9元;同时退休(职)人员、“五七家属工”按照本人2024年12月领取的统筹项目内月基本养老金(以下简称统筹内养老金)为基数,按0.3%的比例增加基本养老金。三是高龄退休人员倾斜调整,调整标准是2024年12月31日前,年满70周岁不满80周岁的退休(职)人员、“五七家属工”,每人每月再增加20元;年满80周岁以上的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40元。2025年待遇调整共惠及退休人员134.2万人,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已于7月底前按时足额发放到位。
我市各级社保经办机构经办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掌上服务渠道不断拓展,“辽事通”“掌上12333”、支付宝APP,“电子社保卡”、“辽宁人社”微信小程序,以及“辽宁社保”“大连人社12333”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都可实现可办、可查;二是社保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功能不断深化,在就业、人才、社保、医保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全省率先开通社保卡公共交通功能;三是线下服务场景不断优化,社保、税务、医保三部门联合打造参保缴费“一窗(厅)通办”标准化新模式,将业务经办时长压缩70%;四是“社保便民服务”15分钟服务圈范围不断扩大,与银行共建“人社驿站”服务网点432个,参保人员通过人社自助服务设备可实现参保、缴费、待遇信息查询等百余项高频业务自助办理,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请收好
企业职工退休办理流程这样走
企业退休办理流程是什么?需要携带什么材料在哪办理?
据介绍,企业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当月,职工本人到实际居住地所在的社区进行退休人员信息采集并取回《信息采集回执单》。退休职工将户口本、身份证、社保卡和《信息采集回执单》交给单位,单位为其缴纳退休当月养老保险后,登录“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申报。企业退休业务由单位负责不需要退休人员本人办理。
企业退休目前采取网上预约和现场叫号办理相结合的方式,企业可通过“金保工程信息系统”——个人档案申报模块——网报退休审批预约功能点预约办理时间。完成预约的单位可根据系统提示的日期、时间段到指定窗口办理无须排队等待。
现场办理时携带:单位公章、退休人员社保卡和身份证复印件、户口本、《信息采集回执单》、职工人事档案、劳动合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时间申请书》。企业办理退休经办日期从退休当月15号到当月最后一个工作日。
热点聚焦
没有档案如何办理退休手续?
没有档案的参保人员办理退休手续,一般分二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1992年底前参加工作的人员。这些人员有档案只是档案丢失。这部分人员应该回到原来单位或者档案馆寻找招工手续、工作期间的调资表、劳动手册、职工养老保险手册等能够证明其工作经历的主要材料,经过人社部门审核后才能确定是否承认其1992年底前的视同缴费年限。
第二种情况:1993年以后的纯缴费人员,主要视缴费情况而定,只要是符合退休条件就可以办理退休手续。
请记牢
养老金资格认证有两种方式
开展养老保险领取待遇资格认证非常重要,最主要的作用是防止有人冒领、多领了属于大家的养老金。市人社局方面详细介绍了认证周期和认证方式。
领取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的退休人员认证周期为12个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待遇的认证周期为6个月。一个认证周期内可以多次认证,最新认证成功,认证周期自动顺延。
认证方式有以下几种:
①线上认证:(1)境内居住人员:通过“辽宁人社”微信小程序、人社部“掌上12333”手机APP、“电子社保卡”支付宝和微信小程序认证;(2)境外居住人员:通过外交部“中国领事”APP认证。
为解决部分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认证的问题,这些线上认证渠道一般都有“亲情服务”或“他人代操作”等功能,家人或者工作人员可以帮助老人认证。
②线下认证:如无法进行自助认证,可就近到居住地或户籍地社区(村)申请进行社会化服务认证;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可由原单位进行认证。
养老金断缴账户会被清零?
错!
企业职工或者灵活就业人员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的高低和哪些因素有关?据介绍,养老金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建立个人账户前参加工作的参保职工,还有过渡性养老金。影响退休金的因素有很多,大致有四个方面:
一是退休当年使用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标准(自2021年1月起,我市养老金计算使用省人社厅公布的计发基数,目前,这个标准暂时是全省最高的);
二是职工工龄(也就是累计缴费年限)的长短,工龄越长,养老金水平越高;
三是每年养老保险缴费水平高低,以及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的多少;
四是退休年龄等。工龄越长、缴费水平越高、退休年龄越晚,养老金水平就越高。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中断,能补缴吗?暂时没有就业单位,怎么缴纳养老保险?据介绍,以个人身份参保的灵活就业人员当年未缴纳的月份可以补缴,以前年度未缴费的年限或中断缴费的年限,不能补缴。暂时没有就业单位,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或以居民身份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断缴,之前缴费清零吗?市人社局方面明确回复:不清零。社保经办机构保留养老保险关系,保存缴费记录,个人账户储存额也会计息,已缴的不会白缴,累计计算。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