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得深浅不一、还有绿松石带

今夜迎罕见月全食 记得抬头看


        9月7日深夜至8日凌晨将迎来本年度最后一次月全食,这也是今年我国唯一全程肉眼可见的月全食。只要天公作美,今晚中国全境都可观赏到“红月亮(也叫血月)”天象,堪称年度天象中的大热门。
        “初亏约于北京时间9月8日0时27分开始,月球刚接触地球本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本次月食肉眼可见的本影食持续约3.5小时,是一次值得守候的天象盛宴。
        上一次我国可见全过程的月全食是在2022年11月8日,而下一次可见全过程的月全食则要等到2028年12月31日至2029年1月1日。
        全食阶段的月亮为什么是“红月亮”?王科超解释说,月全食的原理是月、地、日运行至一条直线时,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太阳投射在月球上的光完全被地球挡住。由于地球大气层对太阳光有折射和散射作用,其中波长最长的红光落在月面上最多,因而出现“红月亮”。
        “红月亮”的“红”并非一成不变。为此,法国的一位天文学家提出了“丹戎标度”的概念,将月全食期间月亮“红”的深浅亮暗分成5个等级,天文爱好者们现在也将其称为丹戎值或丹戎级。南京天文爱好者协会秘书长许军说,“大部分时候我们看到的‘红月亮’以古铜色居多,本次月食食分较高,理论上月食色调可能偏暗红、深红。”
        月全食还有一个可供观赏的“彩蛋”较少被公众了解——绿松石带。这种现象由于平流层上层的臭氧强烈吸收太阳光中的红光而产生,仿佛给地球的红色本影镶嵌了一道蓝边。“如果目视观测,建议借助较高倍率的望远镜,从生光开始关注,有望在月球上捕捉到一抹蓝色的光带,那就是绿松石带。”许军说,在月食的偏食阶段,使用相机以月球在地影中的暗部为基准加大曝光,拍摄绿松石带比较容易。
        地球上的月全食有这么多看点,让我们展开想象,地球月全食时,如果身在月球,将会看到什么?答案是“日全食plus”!“从月球上看去,地球的视直径比太阳大很多,地球可将太阳完全遮住,形成日全食,并且最长会持续几个小时。”王科超解释说。据新华社
        


辽宁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24-81680063 举报邮箱:jubao@ln.gov.cn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1-82488888 邮箱:netinfo@bdcb.cn
辽公网安备21020302000523号    辽ICP备08004184号-2    ICP许可证 辽B2-20190382
Copyright © 2008-2021 BDCB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连半岛晨报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