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船木打造的门框与用回收塑料瓶制成的rPET(再生聚酯)产品并列展示,渔网装饰的墙面映衬着“我爱我的家乡”红色标识,在长海县广鹿岛上,一场民俗与环保的奇妙融合正在悄然上演。
2019年7月18日正式建成的广鹿岛民俗馆通过实物、模型、照片、版图等形式,从“淳朴生活”“手工营生”“沧海弄潮”等不同角度生动讲述着海岛人民在不同时期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民俗、民风、民情和历史风貌,随着新增“候鸟栖息地文化展区”的落成,海岛开始着力探索“生态+文旅”的发展新业态。
如今,在这片充满渔家文化特色的空间里,融入了中粮可口可乐可持续发展的新元素,民俗馆内专门打造了主题环保互动区,展示用回收塑料瓶制成的rPET产品,传递“天下无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这种看似冲突的组合,正成为这座海岛乡村振兴的新亮点,也是广鹿岛“我爱我的家乡”海岛振兴项目的创新延展和升级。
据悉,2023年8月,长海县广鹿岛镇政府、辽宁中粮可口可乐和半岛晨报社三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我爱我的家乡”乡村振兴项目在“辽南第一缕炊烟升起的地方”正式启动。两年来,随着以“一幅画、一把伞、一瓶水、一群人”为抓手的“四个一”工程在海岛落地,中粮可口可乐携手广鹿岛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四个维度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而民俗馆的升级和环保互动区域打造,通过向来访者讲述塑料瓶的重生故事,展示着民俗与时尚、传统与创新如何在这座海岛上和谐共生。当游客离开时,他们带走的不仅是海岛的记忆和广鹿岛纯悦定标水的甘甜,还有一种生态可能:那个刚刚被丢弃的塑料瓶,也许有一天会以全新的形式回到他们生活中,完成一次又一次的生命循环。
广鹿岛的实践证明,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更是生态与文化的协同发展,传统民俗与现代环保理念的碰撞,正在这片海域迸发出灿烂的火花。中粮可口可乐“我爱我的家乡”海岛振兴项目也不断以时间为轴,以生态为基,以文化为魂,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可持续发展新样板。
半岛晨报、39度视频
首席记者张锡明 实习生张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