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机器人大赛在高新园区举办

国内23支队伍会师决赛


        晨报讯(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苏琳)   8月28日至31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指导,大连市人民政府、鹏城实验室共同主办,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共同承办的2025年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在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园区举行。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的23支水下机器人队伍会师决赛,重点比拼在真实近海环境下水下机器人的水下感知探测、水下定位通信和水下智能作业能力。
        本届大赛和高峰论坛邀请了高文、何友、项昌乐、贾振元、于海斌、崔曙光6名院士和80余位人工智能及水下机器人领域专家学者以及产业界代表出席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大连市科技局,鹏城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领导在开幕仪式上致辞并共同启动大赛,高文、于海斌、崔曙光三位院士分别在高峰论坛上做主旨报告。
        今年,大赛的科技热度、大众关注度也不断增强,本届大赛共有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的23支队伍会师决赛,除了历年来取得过优异成绩的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老牌队伍之外,许多新队伍在今年强势登场,大赛在国内外的科技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组委会方面介绍,水下敏捷机器人在诸如海洋牧场、海底管道检测、海底特种作业以及国防领域的需求广泛。当前,通过多年水下机器人大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推动了水下机器人在总体控制、水下作业和通信、智能传感器、定位导航系统等方面的研发进展。
        赛事特色
        本届大赛难度、作业效率再提升
        水下机器人今年比拼捞“真货”
        晨报讯(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苏琳文/图)   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作为国际首个在真实近海环境下进行的智能机器人竞赛,面对近海水下复杂多变的环境,对参赛水下机器人的环境探测感知技术和敏捷精准作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届大赛在此前赛事基础上继续完善评测指标和评测技术,提升比赛难度和作业效率。
        本届赛事通过技术升级和创新设计来应对真实海洋环境,普遍在精准测量、机器人鲁棒控制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自主抓取组别在升级规则难度的情况下保持抓取效率,各支队伍的机器人全部正常返回。
        山东理工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联合组队的大海无量队今年是首次参加水下机器人的比赛。带队老师王永杰告诉记者,他已经参加了3届比赛,但今年是第一次带机器人下水参加作业赛道和项目赛道的比赛。“因为比赛真的是太难了!”王老师说,这个比赛的特点就是在真实海域,面对真实的应用场景,非常实用。该队参加的比赛分为两部分,一是检测水下水管的漏水点位置,另一个则是用挂绳钩精准挂在一个圆上。这是模仿海底线缆断裂,机器人需要找到断点,抓住线缆到海边,修复好之后再沉下去。“这是一个很真实很实用的场景应用。”
        大连理工大学水下机器人队伍在历届比赛中多次获奖。今年,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这次带了四台机器人参加比赛,除了多次参加比赛的“赤甲红”和“ourEDA”,这次还带来新选手“叮咚鸡”和“哈基米”,这是两台小型的水下机器人。工程师张万辉介绍,跟往年相比,今年参赛的水下机器人各方面都有升级,比如“赤甲红”的程序和算法做了一些改变,操作更加细腻精准。8月28日,四个队伍都参加了ROV项目赛,其中“叮咚鸡”表现最佳,它适合轻量化作业,技术上,在低延迟的传输和图像处理上进行优化。
        大连海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三学生林鹏介绍,本次比赛,大连海事大学水下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带来了两款自主研发设计的水下机器人。其中一款机器人功能主要面向的是海洋牧场水产品的自主抓取和捕捞。
        据初步统计
        通过大赛孵化和产生的相关专利已达150余项,并形成科技成果转化。
        借助大赛搭建的海洋智能装备领域的产业化交流平台,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科研团队已与獐子岛集团、棒棰岛海产、德泰牧场、遨博机器人等海产养殖、海洋智能装备研发企业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第一、根据实际场景需求增设了企业项目赛道。根据企业需求进行相关的作业项目,更加贴近水下场景的真实作业需求。
        第二、选择更加开阔真实开放海域进行作业。在星海湾跨海大桥下的开放海域进行,完全真实开放的海洋环境,近15米的水深,全自然的虾、蟹、胆、贝、参将为队伍带来真实的挑战。
        第三、继续增强人机协同作业能力考察。新加入集群多机协同作业赛项,重点考察操作员的操作技能和水下机器人本体性能,鼓励竞赛团队采用无线操作模式,逐步实现岸基或直播间的无线远程操控作业,提升水下机器人真实场景协同性和高效性。
        第四、着眼未来发展,重点聚焦水下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对鲜活海珍品的自主抓取灵活作业能力进行考察。本届大赛当中,注重考察双目识别、毫米波和无线控制等新技术的应用,提升水下机器人智能化水平。
        


辽宁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24-81680063 举报邮箱:jubao@ln.gov.cn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1-82488888 邮箱:netinfo@bdcb.cn
辽公网安备21020302000523号    辽ICP备08004184号-2    ICP许可证 辽B2-20190382
Copyright © 2008-2021 BDCB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连半岛晨报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