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12小时出现闪电8833次
今年雷电是否频发?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进行解读
晨报讯(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苏琳) 又见“云中电焊”。19日夜间到20日中午,大连多地上空的云层中雷电交织。大连市气象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8月19日23时至20日11时,大连近海及沿岸、内陆地区出现闪电8833次,其中北部地区及大连东西部近海闪电比较密集。
8月16日18时至17日6时,大连近海及沿岸地区出现闪电375次;19日3时至19日15时,大连近海及沿岸、内陆地区出现闪电4824次;近日我市降雨期间,多地都出现了短时强降雨、雷电等强对流天气。为何感觉今年的雷电天气比往年多?大连哪些季节容易出现雷电?高发地区有哪些?雷电天气中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本报记者专访大连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程航进行解读。
“大连今年以来出现的雷电天气的频率并不比往年多,基本处于正常水平。”程航介绍,雷暴天气主要与湿度、冷暖空气交汇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大连海上出现强对流天气概率更大,靠近近海的区域比较容易发生雷暴、大风天气。
“雷暴天气通常发生在高层干、低层湿的环境中。空气中水汽含量较高时,会有利于云层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增加雷暴的可能性。”程航介绍,热力条件也是雷暴云团的成因之一。地表温度升高会导致空气受热上升,形成对流运动。这种对流活动也有利于雷暴的生成。暖湿空气受到上升运动的影响,有利于水汽凝结成云和降水,同时也增加了雷暴的发生概率。
程航介绍,大连雷暴天气的多发季集中在两个时段,一是春末夏初,二是秋季。目前大连离入秋越来越近,冷空气开始参与到暖湿气流的活动当中,冷暖空气交汇不仅会引发强对流天气的发生,而且程度也更为激烈。从市民的感观来看,或许会觉得相比夏季雷声更“炸”,闪电也可能更耀眼,冷空气“发威”还有可能引发冰雹等灾害性天气。
程航提醒,当前,我市的雷电活动进入高发期。公众要及时关注最新的雷电预报预警信息,遇到雷雨天气时,采取科学的防雷应急避险措施。
雷雨天气应急避险措施
躲
雷雨天气,能躲则躲,尽量不要外出,如在室外,应尽快躲到有防雷措施的安全场所。
避
避开可能遭雷击的物体和场所,使自己及其随身携带的物体不要成为雷击的“爱物”。
防
在室内要关窗、关闭电源、拔下插头、远离管线,防止雷电入侵造成伤害。
护
如果雷电来势汹汹,在室外无处可躲,要降低重心和减少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保护自己,避免和减少雷击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