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数字贸易实现高质量发展

培育跨境电商企业超1600家


        8月15日,大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优化营商环境   高质量冲刺万亿GDP城市”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发布会主题是:优化涉外服务,打造更高水平开放环境。邀请大连市商务局副局长李鹤鸣、大连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副主任吕其鹏、大连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王黎黎、大连海关副关长温思权、辽宁海事局副局长季军、大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副站长姜振林介绍相关情况。
        硬核举措
        多个大项目当年签约当年落地
        大连市商务局副局长李鹤鸣介绍,在强化外资招商引资统筹方面,我市建立协同招商机制,大力开展境内外招商活动。在招商机制的统筹带动下,我市赴葡萄牙、瑞士、巴西、阿根廷、日本开展经贸洽谈活动,并借助2025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组织对外经贸对接。上半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共开展外资“走出去”“引进来”招商活动32次,各地区党政主要领导累计开展外资“走出去”“引进来”招商活动248次。
        今年以来,我市多个大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落地。日本泰星能源纯电汽车电池项目总投资额37亿元,于3月签约,6月即开工建设。韩国SK海力士大连工厂3月顺利完成二次交割,助推我市半导体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
        市商务局联合市科技局制定出台了《大连市关于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的若干措施》。通过充分学习借鉴北京、上海等地区的举措和做法,从加大科技创新、提高研发便利度、吸引海外人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做好服务保障等5大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提出了15条具体落实举措,进一步吸引科技创新要素资源在连集聚。
        2024年,大连泰星能源有限公司在我市新设立了外资研发中心。今年,泰星能源获得辽宁省首个外商投资新设立研发中心奖励,获得奖励资金834.07万元,有效推动了高技术外资企业在我市创新多元发展。
        另外,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了20家大连外资企业,表扬他们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作出的突出贡献。我市也向65家有突出贡献的外资企业授奖。
        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3月份,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大连市促进数字贸易改革创新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贸易和数字订购贸易细分领域,提出具体推进举措,扩大进出口规模。市商务局充分发挥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作用,在提升数字贸易公共服务能力、培育行业优势企业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今年以来,可数字化交付贸易增长较快。全市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额14.44亿美元,同比增长12.3%,占全市服务进出口41.8%。高新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注册企业超2万家,集聚140余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业务遍布东北亚、北美、欧洲等十多个国家,信华信入选国际外包专业协会评选的“2025全球外包百强”榜单。今年上半年,全市有20家企业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超千万美元。
        今年以来,我市数字订购贸易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全市累计培育跨境电商企业超1600家,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额70亿元,同比增长32%。除此之外,中国(大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将DeepSeek人工智能技术与政务服务场景深度融合,打造了跨境电商“数智问答系统”,形成了“技术驱动、场景融合、政企协同”的创新服务体系,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东北首个官方授权的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于5月份在高新区顺利落地,以实体运营的方式支持“大连制造”高效布局海外市场。
        我市赴葡萄牙、瑞士、巴西、阿根廷、日本开展经贸洽谈活动
        多个大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落地
        通过充分学习借鉴北京、上海等地区的举措和做法,从加大科技创新、提高研发便利度、吸引海外人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做好服务保障等5大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提出了15条具体落实举措
        泰星能源获得辽宁省首个外商投资新设立研发中心奖励,获   得   奖   励   资   金834.07万元
        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了20家大连外资企业我市也向65家有突出贡献的外资企业授奖
        可数字化交付贸易增长较快
        全市有20家企业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超千万美元
        东北首个官方授权的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于5月份在高新区顺利落地
        “空侧直通”货物监管模式节约成本50%以上
        大连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副主任吕其鹏介绍,2025年,是大连入选全国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试点城市的第三年,也是攻坚提升之年。今年的专项行动围绕“强化政策供给、促进物流畅通、优化监管模式、推进互联互通、促进降本增效”5方面提出23项务实举措,在海关、海事、边检等口岸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相关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以更优口岸营商环境激发活力、应对冲击、稳定增长。
        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功能叠加改革成功落地,国产船供燃料作业流程由传统的“两进两出”简化为“一进一出”,为开展国际航行船舶供船业务提供了极大便利,有效破解国产燃料油转罐作业难题。
        出口锂电池检验监管模式持续优化。围绕锂电池出口企业的实际诉求,创新推出“出口锂电池循环包装检验模式”,破解传统塑料包装箱一次性使用成本高昂的难题,该模式今年已累计使用循环包装箱超19万箱次,帮助企业节省成本3800余万元,推动绿色包装与节能降耗并行发展。
        今年6月,“空侧直通”货物监管模式在大连正式落地,较以往减少了国内提货、短驳运输等操作环节,整体运输时间由4天缩至3天,节约成本50%以上。大连机场推出的粤湘连“陆空联运+空侧直通”运输产品入选国家民航局《航空物流领域降本提质增效典型案例》。
        “大连—莫斯科”TIR国际道路运输线路正式开通。该线路采用“TIR公约+公路直达”模式,无需开箱查验,运输时效大幅提升,仅需6-7天即可抵达,较传统海运缩短约20天,较铁路运输缩短约7天,开创了中国东北港口城市依托TIR体系直达欧洲腹地的全新物流模式。
        服务保障
        大连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王黎黎:
        加快构建“海陆空铁”立体化国际综合交通枢纽
        今年以来,我市加快构建“海陆空铁”立体化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打造高效运输通道网络,王黎黎称,“1-7月,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实现双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3%、2.7%,海铁联运量同比增长11.5%,空港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3.3%、5.1%。”
        王黎黎表示,我市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港口枢纽能级进一步提升。二是海运网络持续优化。三是空港航线加密布局。国际航线方面,重点加密东京、首尔、大阪、福冈、符拉迪沃斯托克等主要国际航线。打通“大连—烟台—郑州”双向公水联运新通道,运输时长缩短14%。四是国际公路运输创新发展。大力培育国际道路运输和TIR持证人资质企业,目前辽宁省经认证的TIR持证人企业12家,其中我市TIR持证人企业5家,数量居全省首位。
        大连海关副关长温思权:
        做细“保税+”,创新监管、提速通关
        温思权说,今年以来,大连海关认真履行守国门、促发展职责使命,聚焦大连市发展战略和产业特点,以“政策串珠成链+改革系统集成”激活外贸高质量发展乘数效应,出台并全力推动35项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落地落实,协同大连市口岸、交通、商务等部门推进通关“提效降本”、服务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助力贸易新业态发展。
        上半年,大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350.1亿元、同比(下同)增长8.8%,增速较全国高5.9个百分点,较全省高8.9个百分点,占辽宁省外贸总值的63.5%,创历史新高。
        温思权称,比如,我们做细“保税+”,首次实现船供燃料油“两仓功能叠加”政策落地,已审批储罐容积5.6万立方米,帮助企业灵活调配仓储资源。首次开展保税高低硫船供燃料油混兑,大幅降低供油服务成本,预计全年实现混油3.5万吨,货值1.5亿元。首次开展保税绿色甲醇加注,加快实现辽宁绿色能源产业延链补链。去年落地的保税融资租赁今年稳步发展,开展了4架、货值共30亿元的飞机保税租赁。
        辽宁海事局副局长季军:
        提升口岸服务保障能力
        季军表示,2025年是大连高质量冲刺万亿GDP城市之年,辽宁海事局始终以《辽宁海事局助力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十项举措》为总遵循、总牵引,锚定服务地方经济主线,全力推动大连口岸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开放型海洋经济新高地。
        一是攻坚口岸开放,取得实质进展。成功助力大连港口岸扩大开放至太平港港区获国务院批复,扩大口岸辐射范围,为大连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注入强劲动能。推动恒力重工5个新建涉外泊位开放启用,支持临港产业发展,为大连口岸布局优化及船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二是聚焦创新,激发降本增效动能。牵头编制国内首部船舶载运锂电池安全技术要求行业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落地后可提升产品通关效率40%、降低运输成本25%。联合辽宁省交通运输厅和辽港集团建立促进口岸货物安全畅通运输协调工作机制,实施“进出口车辆运输降本增效工作新举措”,推动大连口岸以集装箱形式出口外贸燃油汽车,大幅降低企业物流成本,2025年已出口4303标箱(合计6456辆),累计节省成本2500万元。
        三是筑牢安全底线,保障民生与重大涉水项目行稳致远。深入推进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建设,利用智慧海事监管系统,优化交通组织,紧盯重点能源运输,开通“四直”绿色通道,2025年共保障电煤运输船舶进出港569艘次,装卸煤1461万吨,保障LNG运输船舶6艘次,卸载LNG78.83万方,保障运输LPG船舶781艘次,装卸LPG80万吨。
        大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副站长姜振林:
        出入境通关服务更优化
        姜振林表示,今年以来,大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不断完善便利通关政策和优化管理措施,为国际航行船舶和中外出入境人员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通关服务。
        一是码头泊位整治“清零见底”,助力提升口岸开放能级。协同口岸主管部门,促推解决码头泊位开放性质不明、开放依据不清、开放手续不全等现实问题,靠前服务、跟进指导新建泊位开放进程。
        二是海港口岸通关“保畅提效”,全面释放支撑服务效能。深化我站《服务海港口岸高质量发展十一项措施》,创新推出“绿色直通车”“边检即时通”“潮前办”等便利举措,全面提供7×24小时通关服务。
        三是优化勤务模式“一船一策”,助推邮轮经济加速复苏。根据邮轮属性特点提前制定专项勤务方案,保障单航次邮轮母港旅客2小时内通关、3小时内登船,3个母港航次近1.3万名旅客、4500名船员享受出入境手续简化便利,确保执勤安全规范、旅客通关顺畅、人员进出有序。本月,还将迎来全国首艘悬挂五星红旗的豪华邮轮“招商伊敦号”首次造访大连口岸。
        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赵晖
        


辽宁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24-81680063 举报邮箱:jubao@ln.gov.cn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1-82488888 邮箱:netinfo@bdcb.cn
辽公网安备21020302000523号    辽ICP备08004184号-2    ICP许可证 辽B2-20190382
Copyright © 2008-2021 BDCB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连半岛晨报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