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用的吃的都很廉价却花20万买保健品、“投资”
女儿苦劝不听辅警数招说服
本期主人公
辅警于丰瑜
大连人说
“我们一定会全力守护老人的财产安全,子女也要多关注老人的精神需求,用亲情陪伴填补他们内心的孤独,才是最好的防骗良药。”
“入户防诈普法苦口婆心,关爱老年群体情真意切!”8月8日上午,市民蒋女士专程来到庄河市公安局新华派出所,将一面锦旗送到辅警于丰瑜手中。这背后是一个暖心的故事:蒋女士的独居母亲痴迷购买保健品和参与“投资项目”,十多年来耗尽20余万元积蓄。辅警于丰瑜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耐心为老人讲解防诈知识,用真实案例剖析诈骗手法,最终让老人幡然醒悟。
独居老人深陷保健品骗局 母女关系紧张
蒋女士的母亲今年77岁,独自居住在庄河市新华街道。提及年迈的母亲,蒋女士既心疼又无奈。她告诉记者,老人一生勤俭节约,省吃俭用,但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判断力,“耳根子特别软,别人说什么都信。”
据蒋女士回忆,母亲从十多年前就开始痴迷于购买各类保健品,并陆续参与各种所谓的“投资项目”。“这些年来,她花在保健品和投资上的钱至少有20多万元,几乎把毕生积蓄都搭进去了。”蒋女士痛心地说。
更让蒋女士忧心的是,无论如何苦口婆心地劝说,母亲始终执迷不悟,反而觉得是在阻碍她“‘养生”和“发财”。因为这件事,母女俩经常发生激烈争吵,渐渐地,老人开始刻意隐瞒,甚至编造谎言来搪塞女儿。
辅警上门耐心劝说 老人配合删除可疑软件
今年6月22日,蒋女士回庄河探望母亲时,意外发现两名保健品推销人员来到家里和母亲“联络感情”。看到母亲仍在购买这些保健品,蒋女士既心疼又气愤,当即与推销人员发生争执并报警求助。
民警到场后及时进行了调解。面对母亲执迷不悟的情况,她只能向民警求助,希望能帮忙劝导。
次日,新华派出所辅警于丰瑜主动上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人详细讲解了常见骗局的特点和防范技巧。“劝了一下午,老人确实很固执。”于丰瑜说。在检查老人手机时,他发现里面安装了多款涉嫌诈骗的软件。
经过耐心劝导,老人终于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主动配合删除了可疑软件。于丰瑜还为老人安装了反诈APP,并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我和老人说,以后遇到任何疑问都可以随时联系我,我也可以随时上门。”于丰瑜表示。
此外,征得家属同意后,于丰瑜通过庄河市公安局刑侦部门联系市反诈中心,对老人名下的银行卡采取了保护性临时封停措施,并将老人参与的投资情况反馈给经侦部门。此后,于丰瑜持续关注老人情况,还特意委托社区工作人员多加照看。
母女关系大为缓解 子女要多关注老人精神需求
令蒋女士倍感欣慰的是,一向对她隐瞒投资情况的母亲终于愿意敞开心扉。“以前母亲对这些事只字不提,多亏于警官耐心开导,她的态度才有了这么大转变。”蒋女士告诉记者,她已经成功为母亲追回部分投资损失。
“老人的处境实在令人心疼。”于丰瑜警官回忆走访时的情景,“家里吃的用的都是最廉价的,可角落里却堆满了高价保健品。”他算过老人的退休金和积蓄,本可以安享晚年,却因轻信他人,不仅掏空积蓄购买保健品,还陷入各种投资陷阱。
“我们一定会全力守护老人的财产安全。”于丰瑜表示,今后将持续关注蒋女士母亲及其他类似案例,最大限度为老年群体挽回损失。他特别提醒,子女要多关注老人的精神需求,“用亲情陪伴填补他们内心的孤独,才是最好的防骗良药。”
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佟亮
实习生冷尚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