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剧烈的腹痛如刀割般袭来,65岁的张大娘怎么也没想到,本以为是普通胃肠炎的疾病竟让她直面生死考验。腹痛、呕吐自行服药十三天后,不仅没有缓解,还越来越重,甚至开始出现意识模糊,家人赶紧将她送到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医学科。检查结果让家人异常沉重:重症胰腺炎合并胰腺坏死感染,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一场从死神手里抢人的“战斗”拉开帷幕。
微创技术精准施治 患者转危为安
“这个患者当时情况特别危急。”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急腹症) 外科主任李占武介绍说,张大娘高烧39℃,已出现休克症状,血压持续下降,胰腺周围广泛渗出合并感染,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急诊外科团队迅速启动微创干预方案,在超声引导下精准穿刺引流,仅用一个3毫米的切口就排出了腹腔内的腐蚀性积液,为后续治疗赢得了关键时间。在积极有效的干预下,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患者病情稍稍平稳后,又突发胃出血,团队紧急进行胃镜下止血……
经过一系列及时有效的救治,患者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两周后转出重症监护病房,在多学科团队的护航下,终于打赢了这场生死战,治疗中发现,患者患有胆结石,但未经规范治疗,此次发病与胆结石有很大相关性,出院时张大娘表示,是中山医院急诊外科救了她的命,等恢复一段时间后,回来再把胆结石问题解决了。
多技术融合、多学科协作 助力患者快速康复
重症急性胰腺炎被称为“消化系统的恶性风暴”,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达20%-30%,稍有延误就可能引发感染性休克、多器官衰竭等致命并发症。“重症胰腺炎的救治,既要抢时间,也要降损伤。”李占武主任介绍说,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外科多年来深耕重症胰腺炎救治,不仅形成了“快速评估、分层救治、多学科协作”的特色模式,更将微创技术深度融入诊疗全程,用保守——内镜——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等升阶梯治疗方案,以更小创伤、更快恢复的优势,让无数患者转危为安。微创技术贯穿于重症胰腺炎救治的多个关键环节:超声或CT引导下的腹腔穿刺引流术,能快速降低腹腔压力;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可解除胆胰管梗阻;腹腔镜下坏死组织清除术,能精准处理感染坏死灶……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更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术后并发症风险。
重症胰腺炎常引发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需要多学科联合救治。李占武主任表示,科室联合介入科、胆道微创科、消化内镜科、影像科、营养科等多个科室组建了重症胰腺炎MDT团队。从患者入院的那一刻起,各科室专家就会共同商讨,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助力患者快速康复。
专业团队 24小时专业值守滨城百姓健康
先进学科是技术实力的保障,记者了解到,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医学科是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大连市一级重点专科,多年来,在“急腹症”“创伤”等急诊疑难、复杂病种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下设急诊门诊、急诊(急腹症)外科、EICU、NICU,急诊手术室、急诊导管室以及急诊影像科等科室,其中急诊(急腹症)外科承担急诊外科病人的急、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
李占武主任介绍,科室始终保持与国内外急腹症专业最新诊疗技术及理念同步的状态。在国内较早开展引进新技术区域动脉灌注给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005年开展应用动脉药盒导管植入系统对进展期胃肠道肿瘤综合序贯性治疗新模式;肝圆韧带及镰状韧带在急腹症外科修复重建手术中的应用、铆钉式脾破裂修补术、重症胆管炎的阶梯性序贯性治疗等新技术及胰腺、十二指肠损伤、疑难腹部手术等均达到全国同等水平。
科室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医护团队,他们24小时待命,时刻准备投入到紧张的救治工作中,为广大急诊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