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兼职被欠薪讨薪遭遇踢皮球

大学生暑期打工接连“踩坑”用工单位与运营团队互相推诿


        暑假期间,在读大学生小丛(化名)决定找一份暑期兼职体验生活,通过BOSS直聘网站应聘了一家游泳馆的前台工作。然而,应聘时的前台工作入职后却变成了销售,结算工资时又出现了拖欠的情况,让小丛感觉“踩了坑”。更令她无奈的是,事后她才知道,游泳馆将营销活动外包给了一家运营公司,双方均认为应该由对方发放销售人员的工资,致使维权陷入僵局。
        目前,大学生暑假打工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缺乏社会经验的部分学生因打工而陷入薪资纠纷等情况也时有发生。大学生群体暑期兼职时应做好哪些准备?发生纠纷时,又该如何保障自身权益?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事件
        大学生暑假兼职被欠薪
        大连姑娘小丛今年20岁,今年下半年开学就是一名大二学生。暑假期间,待在家中的小丛想要找一份兼职工作,赚取生活费的同时还能积累社会经验。通过BOSS直聘招聘网站,小丛看到了一份游泳馆前台工作的招聘信息,因为工作地点离家不远,而且之前有过做前台的工作经验,小丛很快决定应聘。7月初,小丛来到了这家位于甘井子区山东路附近的星跃游泳健身俱乐部准备入职,却被告知工作内容出现变化。“招聘时说是负责接待客户、信息登记的前台工作,实际上却让我在游泳馆附近做宣传、推销课程办卡等工作。而且招聘时谈好的薪资是   3500元,现场却被告知底薪2000元,加上全勤奖、绩效工资、绩效任务完成后的岗位津贴等才达到3500元。”虽然岗位变了,但小丛觉得“来都来了”,而且暑期工也不会长久做下去,于是与游泳馆签订了《劳务用工协议》。
        开始上班后,小丛发现和她一起在游泳馆做销售工作的同事,有不少都是大学生暑期工,大家的工作时间从早上9点半到晚上7点半,每天顶着暑热在街头巷尾发传单、拉客户,工作十分辛苦。小丛表示,她的工资由两部分构成,除了日结的部分以外,大部分薪酬要到7月20日结算发放。然而,到了约定的时间,工资却一直拖欠没有发放。按照小丛的估算,她被拖欠的工资有数百元,和她一样被拖欠工资的暑期兼职销售人员还有十几人。
        调查
        用工单位与运营团队均表示应由对方“发工资”
        付出了劳动却没有得到酬劳,小丛很是恼火,她找到游泳馆询问不发工资的原因,结果令她又惊又气。“游泳馆方面说整个销售部门都被外包给其他公司运营了,销售人员的工资应由外包公司发放,我又去联系这家外包公司,对方表示游泳馆方面违约,没把包括销售人员工资在内的合作费用结清。现在就是双方互相指责,都说应该由对方给销售人员发工资。”小丛说。
        7月31日,记者联系了星跃游泳健身俱乐部的经营者吕先生,吕先生表示将游泳馆的营销活动外包给了一家智合云拓(上海)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运营,当初招聘小丛等人并带领他们做销售工作的人,都是这家公司的团队成员。按照与该公司签订的合同约定,小丛等销售人员的薪资应该由该公司负责发放。
        记者随即又与智合云拓(上海)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团队负责人石先生取得联系,石先生则表示,销售人员工资应由吕先生转给运营团队,再由团队代发。而目前吕先生单方面终止了与公司的合作,包括销售人员工资、运营团队业绩提成等诸多费用都未结清,公司方面可能就合同违约一事对吕先生提起诉讼。
        事后,小丛收集了与游泳馆签订的《劳务用工协议》、工作聊天记录等证据,想申请劳动仲裁,却因没有与游泳馆建立劳动关系而未果。“去法院起诉周期太长,可能会影响学业,本身被拖欠的工资金额不高,现在难以决定该不该坚持维权。”面对维权困难的境况,小丛满是无奈。
        
    ■提醒
        暑期兼职注意做好四点准备
        对此,全国法律援助先进个人、北京市盈科(大连)律师事务所的王金海律师表示,根据原劳动部颁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因此,大学生暑期打工一般不被视为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这一规定主要是基于大学生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业,暑假时间比较短,单位无法为其连续交纳社保,也就无法与其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那么,大学生暑期兼职时应该如何避免“踩坑”?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我市一名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业内人士,结合多年经验,她给出了4点建议:
        1
        选对工作
        业内人士表示,大学生暑期兼职应该通过正规招聘渠道寻找工作,避免轻信网络小广告、社交群发布的“高薪轻松”工作。可以优先考虑小时工、日结之类的短期快速结算薪资的工作,一旦发生纠纷,可以及时止损。
        2
        做好调查
        入职前,大学生应仔细核实招聘信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警惕“黑中介”或“皮包公司”。遇到要求交押金、交培训费、抵押证件、实际工作与招聘信息不符等情况时,应果断拒绝,及时抽身。
        3
        拒绝口头协议
        因为暑期兼职工作周期较短,很多用人单位或雇主可能会与大学生仅做口头协议,这样一旦发生纠纷时,对于大学生维权不利。因此,大学生应该要求与用工方签订劳务合同,明确薪资、工作时间、岗位职责等关键信息,并注意留存合同原件。
        4
        保留工作证据
        大学生应注意保留工作内容记录、考勤情况,工资转账记录、工服工牌等证据,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作为维权凭证。
        本报特别报道组
        


辽宁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24-81680063 举报邮箱:jubao@ln.gov.cn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1-82488888 邮箱:netinfo@bdcb.cn
辽公网安备21020302000523号    辽ICP备08004184号-2    ICP许可证 辽B2-20190382
Copyright © 2008-2021 BDCB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连半岛晨报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