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赋能生态蛋业升级
开启益生菌替代抗生素新篇章
7月20日,辽宁四喜生态蛋业有限公司与大连海象生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暨“生物科技联合创新基地”揭牌仪式在大连金普新区保税区大连海象生物科技工程有限公司隆重举行。在产学研代表共同见证下,海象生物董事长王晓坤与四喜蛋业总经理杨茗智签署战略协议,并为联合创新基地揭牌,标志着双方在推动蛋品生态养殖与生物技术深度融合上迈出关键一步。
科技赋能:打造蛋业绿色转型标杆
作为国内领先的生物工程转化平台,海象生物始终致力于将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生产力。“此次合作是生物科技服务民生需求的典范。”王晓坤董事长在现场表示,“海象搭建的中试平台,有效破解了科研院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我们为四喜定制开发的复合益生菌产品,正是通过严苛的中试验证,确保技术参数完全匹配产业化需求。”
面对国家“禁抗令”,蛋鸡养殖业的升级需求,海象生物以前沿的微生物发酵技术提供全新解决方案。“用益生菌替代抗生素是必然趋势。”海象生物董事长王晓坤强调,“我们不仅帮助四喜实现无抗养殖,更通过精准调控蛋鸡肠道菌群,从根源提升鸡蛋品质。”
科学家视角:菌群协同激活蛋品潜能
海象生物首席科学家丛丽娜教授向记者揭示技术原理:“与传统单项营养强化不同,我们采用多菌株协同发酵技术。例如植物乳杆菌提升蛋鸡肠道屏障功能,酵母菌促进微量元素吸收,这种组合使鸡蛋在自然状态下实现营养动态平衡。”
她展示的最新检测数据显示:应用该技术的鸡蛋,蛋白质、维生素E含量、胆固醇降幅均达到预定目标。“更可贵的是蛋黄磷脂质结构优化,这使功能性成分富集成为可能。”丛教授强调,基地将深化蛋鸡微生物组研究,未来计划开发针对老年群体的低胆固醇蛋、孕妇专属高品质蛋等特种产品。
生态共赢:1+1>2的产业协同效应
四喜蛋业总经理杨茗智在专访中高度认可合作价值:“海象生物的尖端技术让‘天然均衡营养’理念成为现实。联合开发的益生菌制剂经第三方检测验证,使鸡蛋在蛋白质密度、微量元素等核心营养指标显著提升的同时,有效降低胆固醇及油脂含量,实现营养结构的科学优化。”
据悉,双方历时一年多的技术磨合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应用海象益生菌产品的蛋鸡养殖线数据显示:鸡群肠道健康度显著提升,蛋品营养指标全面优于国家标准。此次共建创新基地,将进一步开展功能性蛋品研发,探索低胆固醇等特种蛋的生产工艺。
创新筑基:
联合基地引领行业变革
新揭牌的“生物科技联合创新基地”是在国内蛋鸡养殖领域为数不多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平台。基地将整合海象生物的科研转化能力与四喜蛋业的生态养殖体系,重点攻关三大方向:
①绿色养殖技术:拓展益生菌在疫病防控、饲料转化中的应用;
②营养精准调控:开发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定制化蛋品;
③标准体系建设:制定生态鸡蛋的生物技术评价规范。
“这不是简单的供需合作,”王晓坤阐释战略深意,“海象将开放全部技术储备,与四喜共同构建从养殖端到消费端的全链条品质保障体系,让生物科技真正守护百姓餐桌安全。”
■记者手记
在揭牌仪式现场,双方团队洋溢的合作激情令人印象深刻。当王晓坤与杨茗智共同在协议上签下名字,标志着“以菌代抗,科技赋能,联合创新”宣言正式发布,恰是传统农业与现代生物科技碰撞的火花。随着合影镜头的定格,一个用生物技术重塑蛋品行业的创新共同体已蓄势待发。据透露,首批经该技术培育的“四喜·海象联名款”功能鸡蛋将于年内登陆东北市场。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范佳德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