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大连市中小学美育工作进一步发展,半岛晨报与大连教育学院合作,开展“育美立人·大连市中小学特色美育展示活动”。多年来,大连市中小学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讲话精神,持续加强学校美育工作,涌现出一批美育特色学校。今天,我们走进大连市金州区治平小学,感受他们的美育特色与成果。
治平小学秉承“修身教育”办学理念,树立“让世界看见更美的你”办学宗旨,致力于培养善言、善行、善学、善德的治平善美少年。学校立足儿童认知规律,精心挑选小巧轻便、音域宽广且易于上手的口风琴作为音乐教学辅助学具,开启唱奏一体化课堂实践,引导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掌握口风琴演奏技能,深度感知音乐,全面提升音乐理解力、表现力与创造力。自学生一年级起始,将口风琴系统纳入音乐课程体系,通过六年持续培养,为学生艺术素养发展奠定根基。
在教学实施层面,学校构建了阶梯式培养框架:低年段以趣味指法游戏开启器乐启蒙,中年段实现乐理知识与演奏技巧的有机融合,高年段侧重合奏实践与艺术表现力培养。课程设计中特别注重器乐特性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适配性,形成“基础夯实—技能进阶—创意表达”的渐进式发展路径。
多元活动:以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托 构建“多维成长评价体系”
治平小学充分利用学生在校空闲时间,让口风琴的美妙旋律回荡校园。学校选拔各班有演奏基础的学生担任“治平小老师”,在课间与午休时段,小老师们手把手指导组员掌握指法技巧、纠正吹奏姿势。
学校以丰富的实践活动深化口风琴教学成果,举办“全员口风琴展演”“班级口风琴比赛”及节日汇演等活动,拓展艺术展演的渠道,增强学生艺术自信。此外,在社团建设中落实“面向全体+个性发展”,以口风琴全员学习、基础艺术社团等普及性课程筑牢基础,通过合唱、舞蹈等分层分类的进阶社团激发个性,并利用校本课程与课后服务时间开展丰富多元的社团实践。
【校长说】
谷祖远:以琴为舟,向美而行
当晨光掠过治平小学的窗棂,1782支口风琴的旋律便乘着风掠过操场——这是1782颗童心与音乐的温柔共振,更是一所年轻学校用美育书写成长的生动注脚。
自2017年建校以来,治平小学以“让世界看见更美的你”为灯塔,在美育沃土上深耕不辍。从口风琴课堂上的“学—唱—奏”三位一体,到六年阶梯式培养的持续浸润;从课间“小老师”手把手的互助身影,到千人合奏时震撼心灵的集体共鸣,学校用旋律编织起立体化美育的经纬。
在这里,音乐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艺术,而是指尖跃动的音符、课间流淌的欢笑、成长路上的伙伴。当每个孩子都能在合奏中找到自己的声部,在协作中听见他人的旋律,美育便真正成为了滋养生命的甘泉——它教会孩子用耳朵倾听世界,用心灵感受美好,更用勇气奏响属于自己的人生乐章。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李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