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回应城市管理问题
春柳桥等桥梁列入改造计划
7月5日上午,大连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郭大和,在大连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的《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节目中,就我市道路维修、城市照明及城市排水等相关话题与听众朋友进行了互动交流。
问:梭鱼湾公园周边步行路路灯不亮,夜晚走路不方便,怎么处理?
答:周边部分区域因近年处于建设阶段,房地产开发致使部分道路尚未成形。为解决道路照明问题,2023年已在万景路、万景街、和兴街、和风街、和美街等5条道路普遍安装照明设施,后续将把梭鱼湾周边等更多道路逐步列入计划,持续推进照明设施建设。针对市民通过12345反映的梭鱼湾公园及周边人行道照明维修问题,由于相关区域产权不在市政管理部门,市政部门将在节目结束后督促产权单位尽快开展维修工作,解决此类因产权与管理权分离导致的维护问题。
问:家住在川岭路周边小区,该道路下雨天容易出现积水问题,该如何解决?
答:川岭路原属公路,后转变为市政道路,因前期公路属性致使部分排水管网不足,且该路段地势低,周边汇水面积大,雨季积水严重。相关部门每逢预报降雨,便安排强排车辆在区域待命,发现积水及时抽排;已找设计院论证,摸排雨水设施问题,并将该路段改造包装成国债项目,在部分路段增设雨水井壁缓解积水。对于市民反映的问题,节目结束后,相关部门将联系市民查看具体情况,若能通过增加收水设施解决将立即实施;若因路段整体问题,则深入研究研判,纳入下一步国债项目,对整条道路排水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彻底解决积水问题。
问:夜间施工噪音如何管控?
答:道路施工时间问题始终是一个矛盾重重的问题,夜间施工会对周边群众的生活带来影响,但白天施工势必会对车辆、人员出行造成严重影响,加剧城市拥堵。在近些年的道路施工过程中,我们都事前与交警部门进行紧密磋商,认真研究施工封闭组织方案,对主次干路及交通压力较大的支路,一般采取夜间施工白天放行的施工方式;对距离百姓近且交通压力小的支路,一般采取白天封闭施工的方式,尽量将施工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为尽量减少施工噪音,市政中心采取了规范现场管理,合理安排工期、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期限等措施,尽全力将施工带来的不便降至最低。
问:今年道路、桥梁工程计划具体安排有哪些?
答:友谊街立交桥、春柳桥、风华桥等桥梁改造工程、东联路桥等3座跨铁路桥梁设施安全改造工程已获得省发改委支持保障认定,已下达前期计划,配合企划部做好项目建议书、可研编制单位的招标工作,待中标公示后,推进项目建议书、可研编制工作。
下一步继续完善达沃斯保障项目—胜利路、七七街等16条道路维修工程、桥梁声屏障安全改造工程、大连市市政基础设施(地下通道、人行天桥)电梯设备更新工程、大连市城市桥梁感知监测设备加装工程、大连市主次干路地下病害、塌陷灾害安全隐患检测项目、井盖智慧监测管理系统可研编制,积极配合企划部,做好申请中央资金项目的前期工作。
问:许多楼区内没有路灯,能否解决?
答:目前居民居住的楼区之间的道路许多都已经安装了路灯,但是有些楼区内的道路属于只供居民行走的小道,路灯供电电源的引入和作业车辆的进出非常困难,对于这种情况希望能给予理解。如果不属于这种情况,请与84433567电话联系,我们会派人到现场了解情况,同时请您留下联系电话,我们会将调查结果和落实情况及时通知给您。
问:今年大连雨水较多,遇到强降雨天气,百姓应该怎样应对?
答:大连属于典型丘陵地貌,地形坡度起伏较大,因短时强降雨极端天气频发,会导致城市部分地势低洼区域汛期短时积水,对城市交通有一定的影响。此外一些老旧小区、棚户区,由于地势低洼、排水设施不完善,也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该问题,一是要时时关注气象预报,掌握天气变化;二是要积极配合属地街道、社区做好防台风防汛物资储备和应急演练,遇到强降雨天气及时疏散,远离低洼地,及时上岸,下雨开车遇到深水区不要有侥幸心理,尽量绕行;三是各区排水设施的养护部门作为防汛主力,会加强汛前设施养护,清掏彻底,同时加强对水泵、车辆等设备的保养,现场待命随时应对突发情况;四是各区雨后会根据每次雨情道路积水的情况,制定问题清单,对存在问题的区域进行设施新建或改造。 据大连新闻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