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河海域发现死亡东亚江豚嘴和尾巴上有腐烂的伤口
6月23日早上,一名钓鱼爱好者在庄河市大郑海域发现一头死亡的东亚江豚,嘴、尾巴、前鳍有伤口,有的伤口已出现腐烂迹象。专家初步判定其为亚成体东亚江豚,并呼吁公众发现受困或受伤的海洋哺乳动物时及时联系专业部门救助。
钓友在海上看到海兽尸体
胡先生是一名资深钓鱼爱好者。6月23日清晨,他乘船出海垂钓。7点30分许,当船只航行至庄河市大郑海域时,远处海面上一个随波浮沉的黑色身影引起了他的注意。“起初以为是漂浮物,靠近后才发现是一头海兽的尸体。”胡先生回忆道。经辨认,这应该是一头江豚,体长约1.2-1.3米,体重约50斤。“从尸体状态看,死亡时间应该不长,体表还比较新鲜。”胡先生仔细观察发现,这头江豚嘴角、尾部及前鳍等多处都有明显伤口,且有的伤口已出现腐烂迹象。“不清楚这些伤口是否就是导致它死亡的主要原因。”他惋惜地说。
由于无法处置,胡先生最终只能将其重新放归大海。
专家鉴定为亚成体东亚江豚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王伟教授在查看相关影像资料后,根据生物体态特征初步判定这是一只亚成体东亚江豚。结合当前海水温度及尸体腐败程度分析,推测其死亡时间不长。由于未能进行实体解剖检测,具体死亡原因尚无法确定。
东亚江豚(俗称江猪、海猪)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作为渤海、黄海水域唯一的常见小型鲸类动物,具有重要的生态指示价值。专家介绍,该物种主要栖息区域与近海航运通道高度重叠。船舶航行时,高速旋转的螺旋桨会产生强大流体冲击力,而江豚因其好奇的天性常主动靠近船舶,极易遭受螺旋桨击打致伤。近年来在大连地区发现的死亡江豚案例中,螺旋桨击伤是主要致死原因,其次是渔网缠绕和误食塑料制品导致的死亡。
王伟特别提醒公众,若在海边发现受困或受伤的海洋哺乳动物,应立即联系渔业主管部门,由专业救助人员实施救援,及时救助可显著提高存活率。
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佟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