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设施与软服务齐发力

解锁“幸福新社区”的幸福密码


        社区食堂饭菜飘香,居民以实惠的价格享受可口的菜肴;设备升级的活动室里,舞蹈爱好者们翩翩起舞;四点半课堂里,孩子们不仅可以获得作业辅导,还可以开展体能游戏……在甘井子区,一幅幅“幸福新社区”的美好画卷正缓缓展开。
        坐标:南关岭街道佳成社区
        全龄友好,构建15分钟幸福生活圈
        5月20日上午不到11点,甘井子区南关岭街道佳成社区食堂内就排了长队,这天是社区食堂开业首日,八荤八素十种主食供不应求,用餐区70个餐位基本满员,厨房里,厨师不停地挥动着炒勺“补货”。丰富的菜品,十几元的价格,吸引了不少居民前来尝鲜。“三个菜才10元,我一扫而光,味道非常让人满意。”社区居民孙义华高兴地说道,社区有很多帮子女带孩子的老人,中午和晚上吃饭是个难题,食堂的开业给他们带来了很大便利。据了解,该食堂总建筑面积326平方米,包括156平方米的标准化操作区和170平方米的就餐区,配备适老化餐桌椅、防滑扶手、无障碍洁具等设施,满足老年群体用餐需求,并给予60周岁以上老人用餐优惠。除了堂食外,还提供送餐、宴请、共享厨房等多种服务。
        该社区食堂是南关岭街道首个社区食堂,也是甘井子区“幸福新社区”建设的一大亮点。据佳成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主任高政介绍,佳成社区共有居民4451户,其中“一老一小”占比达50%左右,在“幸福新社区”建设前期,社区通过入户调查、问卷调研、居民议事会等形式,实现居民需求调查全覆盖。很多居民反映希望在辖区建设社区食堂,并配套建设养老、育儿、文化交流、综合活动为一体的全龄友好型服务阵地。因此,社区以“老有颐养,幼有善育,新有暖依”为目标,整合养老中心、社区食堂、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乐佳园”项目,为居民精心打造15分钟幸福生活圈。
        在全新打造的党群服务中心内,记者看到,老人们可以在舞蹈活动室、棋牌娱乐室等区域开展多元文体活动。
        ●6岁以下的儿童可以和父母在儿童手工室里度过快乐的亲子时光。
        ●四点半课堂为小学生提供课业辅导及多彩活动,青年人可以在24小时开放的共享自习室为自己充电,压力大的上班族还可以在心理咨询室接受心理疏导。不同年龄段的居民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空间。
        ●此外,依托大连市首家省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中心,社区居民还可以享受多种养老模式。
        坐标:机场街道蓝天社区
        深挖潜能,激活志愿服务力量
        20日上午,机场街道蓝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室内,穿着统一服装的舞蹈班学员们正翩翩起舞,另一间活动室里,居民们正在书法老师的指导下挥毫泼墨。他们中的很多人既是“幸福新社区”的受益者,也是建设者。
        同样作为“幸福新社区”建设的试点社区,蓝天社区今年进行了社区设施改造和环境优化。“我们充分听取了居民意见,为活动室加装了音响设备、投影仪,采购了演出服装和文具用品,还配备了血压仪、血糖仪等医疗设备。”机场街道蓝天社区党委书记孔德营说道,社区发掘有特长的志愿者,开设书法、舞蹈、合唱、智能手机教学等课程,辖区230余名老年居民组建固定活动团体,定期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参加活动,这些居民也成为社区志愿服务的新生力量。
        据了解,蓝天社区现有常住居民7000余人,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占社区常住居民总数的24.9%,社区充分挖掘老年志愿服务资源,组建卫蓝志愿服务队。“今年,我们的志愿者队伍从100多人扩充为300多人,人员构成由原先的以共建单位志愿者为主转变为社区居民为主。”随着人员发展壮大,卫蓝志愿服务队建立了党支部,成立理论宣讲、环境维护、矛盾调解、医疗咨询、文体活动、爱心帮扶六个志愿服务小组,组团式、专业化、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
        与此同时,蓝天社区以推进“幸福新社区”建设为契机,打造“暖情家园”党建品牌,形成社警军企民“五方联动”的助老服务组织体系,围绕亲情关怀、生活关怀、健康关怀、困难关怀,开展走访慰问、家政服务、上门义诊、扶贫帮困等服务,2024年以来,为行动不便老年人上门义务理发130余人次,提供助浴、助洁、跑腿代寄代领代办等家政服务380余次,为辖区65岁以上老人义诊和体检1500余人次。“未来,我们还会定期开展志愿服务大集,为居民提供修脚、理发、义诊活动。利用新采购的投影仪,在各个小区轮流开展电影放映活动,让更多居民享受‘幸福新社区’建设成果。”
        坐标:红旗街道亲亲家园社区
        精准服务,解决民生难点痛点
        当前,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养狗,但随之而来的不文明养犬现象也屡见不鲜。在锦绣暖山小区,就有不少居民投诉养狗不清理粪便的问题。今年3月,红旗街道亲亲家园社区积极联合辖区红色党建联盟成员单位——锦明物业公司,为小区购置了30个宠物拾便器和3个便便箱,并由物业及时为便便箱补充废旧报纸,同时加强宠物粪便清理频次。社区还组建了“爱宠联盟”文明养宠志愿服务小队,印发宣传单,引导小区居民文明养犬。经过2个多月的努力,小区环境明显提升,居民关于养犬的投诉也逐渐消失,邻里之间关系更加和睦。
        据了解,在建设“幸福新社区”的过程中,亲亲家园社区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建立社区大党委。吸纳红色物业、党建联合体、学校、企业单位等创建红色党建联盟,实现党建主体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年均解决民生问题213件。
        与此同时,社区在服务“一老一小”和“一青一特”方面下足了功夫。亲亲家园社区党委书记李瑶表示,为解决双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从去年暑假开始,社区就开设假期托管班,由持有教师资格证且具备相关经验的工作人员,免费提供英语课、美术课辅导,帮助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在服务老年人方面,发动辖区企业、商户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公益问诊、按摩等服务。聚焦大学生就业需求,为青年提供社区的实习岗位,引导他们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积累社会经验,更快地融入社会。打造“家门口就业驿站”,开展春风就业招聘会,链接12家企业资源,帮助居民实现再就业。聚焦服务特殊群体,建立残疾人、低保户、失独家庭等群体动态台账,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
        “今年我们在前期调研新就业群体需求的基础上,决定在辖区两个小区各打造一个骑士驿站,为外卖小哥提供如厕、充电、打复印、阅读、饮水等十项便民服务。”李瑶说道。这些精准服务项目,有效解决了居民在养老、育儿、就业等方面的民生痛点,让居民切实感受到“幸福新社区”建设带来的实惠和便利。
        


辽宁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24-81680063 举报邮箱:jubao@ln.gov.cn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1-82488888 邮箱:netinfo@bdcb.cn
辽公网安备21020302000523号    辽ICP备08004184号-2    ICP许可证 辽B2-20190382
Copyright © 2008-2021 BDCB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连半岛晨报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