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岗中学建设生态校园劳动教育场域

实现劳动与艺术设计的融合


        为深入推动大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进一步发展,半岛晨报与大连教育学院联合开展“以劳育人·大连市中小学特色劳动教育展示活动”。多年来,大连市中小学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涌现出一批劳动教育特色学校。今天,我们走进西岗中学,感受他们的劳动教育特色与成果。
        打造“创意劳动STEAM”课程体系:让学生获得成长
        西岗中学通过建设生态校园劳动教育场域,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真实情景,构建创意劳动STEAM课程,以项目化学习为实施路径,扎实推进“五育融合”背景下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学校以“融·生”为课程价值,形成“融境·生动”“融式·生成”“融育·生命”三大实施路径,通过建设生动的生态环境,实现劳动与艺术设计的融合;通过学科融合的项目式学习,探索植物的成长密码;通过五育渗透的丰富活动,体味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在生态校园中播种、耕耘、研究、收获、创作、展示,在亲身体验、亲历实践中,获得成长。
        形成三大实施路径:实现了劳动与艺术设计的完美融合
        学校通过生态校园打造融洽生动的实践情境,专业的育苗实验室、特色的种植生态园、创意劳动室、创美课程室、校园文化长廊等多场景展示园为学生搭建时、空、人、物和谐互融的生动实践情景,让学生的成长不再局限于教室之中,学生的实践成果又成为装点校园劳动环境的更好素材。学校以项目化学习方式推进“创意劳动STEAM”,学生在种植、陪伴作物成长的过程中开展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研究,学生在劳动中铸就品德、锻炼体魄、增长智慧、培育审美,跨学科主题学习促进了学生的自我生长、反思、调整与进一步的发展,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
        从设计规划种植田到创作创意美术作品,同学们将水稻、花生种子与绘画完美结合创造出立体画,将葫芦进行绘画烙刻、与绳编艺术相结合制成工艺美术作品……学生将自然界的原材料转化为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审美价值的物品,真切体会“劳动创造价值”的深刻含义和“劳动创造美”的真谛。
        【校长说】
        高梅双:劳动育人,播种一粒好种子
        大连市西岗中学认真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以“播种一粒好种子”为劳动育人核心思想,构建基于学生成长的“生态校园STEAM+创意劳动”课程体系。学校开辟微田园承包给班级,作为劳动种植课程基地,组建专家引领的课程教师团队,以种植课程为主体,以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带领学生经历播种、耕耘、收获历程。学生在季节变化中陪伴一粒作物种子结果,也见证着自己的成长变化。在种植课程的基础上,学校延展出多学科融入的创意劳动课程,如以果实加工创作为主题的创美课程,以“变废为宝”为主题的智创课程,以节气研究为主题的节气课程,以纪念传统节日为主题的亲子手工课程等。学生在动身、动手、动心、动脑的过程中,如同好种子一样经历岁月时光,实现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综合发展。
        半岛晨报、39度视频
        记者李洪波
        


辽宁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24-81680063 举报邮箱:jubao@ln.gov.cn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1-82488888 邮箱:netinfo@bdcb.cn
辽公网安备21020302000523号    辽ICP备08004184号-2    ICP许可证 辽B2-20190382
Copyright © 2008-2021 BDCB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连半岛晨报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