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幼小科学衔接有哪些具体规划?
幼儿园与对口小学100%建立“双向衔接联盟”
5月14日,市教育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处、大连教育学院学前研训中心相关负责人做客大连市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解答2025年幼小衔接有关政策,并回答网友提问。
担心一年级新生入学后老师教学进度快?
嘉宾表示,我市对小学落实零起点教学有严格要求。市级层面,每年都制定一年级语文、数学学科教学进度表,并由市教育局下发到各地区、到每所小学和每个一年级家长,小一开学第一周市区两级专项视导检查各学科教学进度,落实“统一教学观念,强化衔接意识;统一教学进度,防止个别抢跑;统一教学要求,抓好习惯养成;统一学生评价,丰富评价方式”。同时,不断强化校长、教师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做好入学适应教育。一、二年级主要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教育教学,强化学生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适时开展零起点教学满意度调查,及时了解掌握家长、学生的需求。
孩子在幼儿园为什么不学拼音?
有网友表示:“社会培训班教拼音,但是我信不过,希望幼儿园教拼音。”对此,嘉宾表示,拼音学习属于小学课程内容,针对拼音学习小学教师有专业的教学方法。在幼儿园教授拼音等小学知识,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主要通过直观形象的事物来认识世界,他们更需要丰富的生活体验、游戏活动来促进大脑发育和兴趣、能力发展。过早地让孩子学习抽象的知识,如拼音、算术等,这超出了幼儿现阶段的认知能力,不仅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还可能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同时,幼儿园教师不具备教授小学课程的科学方法,但是会对孩子进行拼音相关的启蒙教育,比如前书写等。家长应配合幼儿园教育教学,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
嘉宾还指出,社会培训机构存在一定的风险。部分机构教师无教师资格证或学前教育背景,教学方法不科学,可能给孩子带来错误的影响,导致幼儿入学后需教师重新纠正。
推进幼小科学衔接有哪些具体规划?
下一步,大连市将通过示范引领、教研支撑、依法治理和协同共育,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全面回应社会关切,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推动全域协同发展。要求幼儿园与对口小学100%建立“双向衔接联盟”,签订“课程共建、教研协同、资源共享”协议,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联合教研活动,确保课程目标与小学入学适应要求无缝对接;依据《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系统研发覆盖“身心、生活、社会、学习”四维度的入学准备课程,帮助新生适应校园生活。
二是加强教研专业支持。建立“市-区-园”三级教研团队。市级专家团队每年开展“跟踪式+嵌入式”驻园指导,定向帮扶薄弱园提升衔接质量;编撰《大连市幼小衔接工作指导手册》,提炼优秀案例并全域推广,确保教研成果转化为实践策略。
三是优化家园社协同共育机制。通过家长开放日、公益讲座等活动,宣传科学衔接理念;鼓励支持幼儿园定期推送科学育儿案例,联合社区开展“幼小衔接”主题活动,营造“家庭主动、学校主导、社会支持”的共育生态。
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黄凤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