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数、捐献人数全省领先
已有73人成功传递生命火种
造血干细胞被誉为生命的火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等血液疾病的有效手段。5月13日下午,大连市红十字会与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联合举办了“矢志人道,携手同行”红十字会博爱周暨“爱心相髓,点亮生命”造血干细胞捐献月公益活动,吸引了医护人员、捐献者代表、志愿者及市民等百余人参与。
捐献造血干细胞会影响健康吗?
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朱晓昕部长为活动致辞,中心医院庄熙晶副院长宣读了倡议书,无偿献血者代表王艳萍分享了她18年来坚持无偿献血的经历,大连市第6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刘帅也现身说法,“能够挽救他人生命,我感到非常自豪,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损害健康,我希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呼吁更多人加入中华骨髓库,给血液病患者活下去的机会。”
中心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宋洋介绍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科学原理、流程及安全性,他表示,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适应症涵盖了所有血液肿瘤类型,成为多发性骨髓瘤、中高危淋巴瘤、急性白血病的一线治疗方案;复发或难治性血液肿瘤的标准挽救治疗方案。很多人担心捐献造血干细胞会影响健康,实际上,骨髓造血潜能非常大,造血干细胞有很强的再生能力: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内,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可恢复到原来水平,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也不会有长期的不良后遗症。“目前,我们主要通过外周血采集造血干细胞,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并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到捐献者体内,这种方法安全、简便、无创。”
我市现有入库登记志愿者2.25万人
据了解,我市从2002年启动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现有2家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定点医院,在全市7个献血屋和市血液中心共建立了8个固定的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点,在二甲医院、社区家园设立宣传点,形成普及知识、登记服务的长效机制。2004年我市实现首例捐献,现有入库登记志愿者2.25万人,截至目前已实现捐献73例,入库志愿者数、捐献人数全省领先。
截至2025年4月30日,中华骨髓库累计库容达362万人份,但我国每年有大量血液病患者需要进行移植,现有库容仍无法满足所有患者的临床需求。对此,市红十字会呼吁年龄在18至45周岁之间、身体健康且符合无偿献血条件的人积极加入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的行列,用爱心和行动为患者带去生的希望。市民可通过热线0411-83708181进一步咨询捐献流程及志愿服务信息。
半岛晨报、39度视频
首席记者黄凤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