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女村支书把“花馍”吆喝进大商


        俺是金普新区二十里堡街道富岭村的张新,欢迎大家进入直播间,看俺们的‘花馍’。一看就像好歹的样,包暄包暄的,掰开,歹一口,绝对老面口味,血受!”
        近日,直播平台上出现一位来自大连的女村支书,用“海蛎子味”叫卖特色馒头。她的一口大连话充满乡土气息,很多人刷到她的视频,都被她又狠又甜的大连话击中,情不自禁下单。这位吆喝卖馒头的女子是大连金普新区二十里堡街道富岭村的“80后”党支部书记张新。她叫卖的“富岭铺子”系列特色面点实现全年销售额突破150万元,净利润达到了20多万元。富岭村用看着不起眼的小面点生意当作杠杆,撬起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大球”!
        叫卖“花馍”,吸引粉丝
        张新在直播间里用大连话“自卖自夸”,向粉丝们推销富岭食品与众不同的口味和特色。为了能让更多人记住“牛奶加鸡蛋的开花馒头”及“用酒曲酿成的略带酒味的酒酿馒头”,她卖力地吆喝着,很快就吸引了一批新粉儿,不少人直接下单,销售额也噌噌上升。
        4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大连金普新区二十里堡街道富岭村的富岭铺子,张新正在售卖大厅里直播。她的面前摆着新鲜出炉的面点,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各种各样喜庆的花馍,此外还有牛肉大包、红糖枣馒头、糯米豆包等。
        张新用接地气的大连话,“密集”地向粉丝们不断输出,言辞恳切又幽默,令人忍俊不禁。
        她讲解了用传统手工制作各种特色“花馍”的寓意:福袋是“代代有福”,元宝则是“平安长寿”。“看俺们花饽饽的玫瑰花和寿桃的数字一般都是双数,因为偶数代表和和美美、平平安安。”张新讲起这些面点的特色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研制过程颇多坎坷
        张新回忆起几年前为了做好馒头而经历的坎坷,有一种苦尽甘来的感觉。原来,在2022年时,村集体为了把馒头做得更好吃,花费了很多心血。他们先到本溪、凌源等多个城市拜师学艺,但回到家后做出的馒头除了“水土不服”、不太适合大连老百姓的口味之外,就是太普通,平淡无奇。
        张新等人静下心来,每天在家研究,并不断试验。张新说,他们为了让产品更好吃,有的甚至研制了两个多月,家里人跟着吃馒头都吃“伤”了。
        对于“花馍”系列产品,村集体的成员们更要求它有艺术性,不仅美观,而且含有传统文化因素。据张新介绍,目前他们团队已经研发出100余种日常产品、60多种节日“花馍”,打造花样系列、儿童系列、老年人系列、无糖系列、礼盒系列等多种品类,根据不同顾客需求,推出粽子产品和烘焙系列。村两委还给公司制定了每年至少推出一款爆品的研发原则,使富岭食品淡季不淡、旺季更旺,既留得住回头客,又让竞争者难以效仿,将面团打造成瑰丽的“馍”法世界。
        60多种产品进入大商专柜
        现在,富岭食品的“花馍”系列成了“拳头产品”,推出了专门针对结婚、祝寿、孩子生日等特色产品,让富岭食品淡季不淡,一直保持着非常红火的销售额。
        2023年10月,富岭铺子的“花馍”等60多种产品进入大商专柜,“富岭铺子”的品牌开始深入人心。“特别爱吃富岭的面食,口感细腻筋道。”“既好吃又好看,味道甜而不腻,造型鲜艳大气。”有消费者这样评价。
        看着张新在直播间不断用大连话吆喝“富岭铺子”品牌的各种面点,村民们坚信村集体会将馒头、面点做好、做大、做强。富岭村的面食加工项目也为众多村民开辟了致富道路,投产当月销售额就达到20余万元,推动当地700余人共享集体经济发展的幸福成果。据悉,目前,富岭食品摊位的所有人员,比如制作面点的人员和收银员,都是二十里堡街道的居民。
        “富岭铺子”不仅仅是一个面点品牌,更是大连基层村组织为村民谋福利,带动村民开拓集体经济发展新道路的创举。
        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张锡明
        


辽宁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24-81680063 举报邮箱:jubao@ln.gov.cn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1-82488888 邮箱:netinfo@bdcb.cn
辽公网安备21020302000523号    辽ICP备08004184号-2    ICP许可证 辽B2-20190382
Copyright © 2008-2021 BDCB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连半岛晨报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