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六中学秉承“问题驱动·责任引领·超越发展”的理念,通过“阅读与理解·问题与解决”双习惯培养体系,强化学生综合素质。为提升家校社协同育人效能,学校积极借鉴先进经验,通过互联互通、渠道创新等方式,搭建家校沟通桥梁,引入社会资源,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与社区紧密合作,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形成家校社共育的良好氛围,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成就美好未来。
家 校 联 手
精准把脉成长路 共筑育人新图景
多年来,学校致力于构建亲密的家校关系,通过常规的“家校议事厅”“护学岗”“陪餐制”,让家长亲身体验孩子的学习生活环境,增进亲子间的理解与信任;“成长礼”“升学礼”等活动,不仅记录了孩子的成长瞬间,也成为了家校共同庆祝的重要时刻。多维活动,拉近了家校距离,更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校借鉴“行医”精髓,精细划分教育模块,创新实施年级模块化课程设计:初一年级着重“望闻问切”,助力学生平稳过渡;初二年级实施“对症下药”,精准解决成长烦恼;初三年级确保“药到病除”,为中考保驾护航。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及家长需求,提供常规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设立家长互助小组,为特殊家庭提供个性化支持。全方位、多层次家庭教育课程体系,连贯、精准、高效的家校合作模式,以开放姿态诚邀家长参与,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爱与智慧中茁壮成长,共同描绘美好未来。
此外,学校《幸福“心”课程》助力亲子和谐,化解矛盾,受到学生与家长的欢迎。六楼偏厅“心语”“心境”心理咨询室,优雅音乐、葱郁绿植,营造温馨氛围,提供私密谈话空间,满足学生家长心理需求。在这里,每颗心灵都得到呵护,每份成长都见证美好。家校同行,共创孩子幸福未来!
学校打破传统界限,推出的系列化家庭教育课程,满足了家长多样化的成长需求。百人大讲堂、班级会议与小组座谈,织就高效家校沟通网。针对特殊问题,提供个性化咨询辅导,包括一对一咨询、教师互导、家长互助等创新形式。特别是“家长导师”制度,让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家长参与辅导,既解决问题又促进交流。创新家庭教育模式,共筑家校合作新桥梁。此服务有效缓解家教难题,增强家校沟通,激发家长参与热情,共筑家校合作新未来,助力孩子全面发展。
【校长说】
赵阳:他山共砺 知行合育
家校社协同不是口号,而是看得见的行动。当家长在督学日志中写下课堂观察心得,当学生在社区志愿服务中兑换图书馆特权,当“家校议事厅”诞生的课后服务方案惠及千家,我们真切感受到:唯有打破边界、共享智慧,才能让教育真正成为滋养生命的土壤。全方位、多层次的共育理念,为学生铺就一条健康和谐的成长之路,促进其全面发展与个性绽放。
互 联 互 通
专业领航教育梦 实践赋能共育行
学校有效吸纳社会优质资源,创建高品质线上与线下课程,为家长提供全方位的家庭教育指导,确保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多样性与个性化,助力家长成为孩子成长的坚实后盾。社会资源与学校资源的互通共融,汇聚多视角、宽领域的优质课程,不仅丰富了教师的专业知识,更为家校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实践领域,学校积极探索“问题发现-协同解决-社会服务”的行动路径,依托科技创新实验室、社区实践基地等载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学校整合社会资源,定期邀请法治副校长、社区、派出所等多方力量,开展家校社协同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在体验中成长,在服务中学会担当,家校社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多年来,学校获评区级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市级心理健康教育基地校,家校协同案例获省级奖项,在家校社共育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努力。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六中学将继续积极探索实践育人的新模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以问题为舵、以责任为帆,与家庭社会共绘学生成长的星辰大海。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李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