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非遗大连

传承百年技艺生肖灯焕生机


        属相灯制作技艺
        “让生肖灯不仅是祈福物件,更要成为流动的文化。”
        ——传承人陈栋柱
        晨报讯(张强   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张锡明)   2月6日,庄河市兰店乡磨石房村的工作坊内,一盏用豆面制成的盘踞着的蛇形灯渐露雏形。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栋柱正俯身案前,指尖翻飞如蝶,将流传百年的属相灯技艺凝成当代艺术符号。自2007年获评非遗传承人以来,这位资深匠人用45载光阴,让濒临失传的属相灯在新时代重焕生机。
        “庄河市集上,50%的面塑灯都出自我的作坊。”传承自祖母的指尖绝活,经陈栋柱之手已演变为地域文化名片。在制作属相灯的过程中,陈栋柱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选材到塑形,每一个步骤他都亲力亲为,严格把关。他使用的材料都是精心挑选的,只为了做出品质上乘的属相灯。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对传统工艺的执着追求,他的作品不仅在庄河本地备受欢迎,还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来购买。
        适逢农历乙巳蛇年,定制订单较往年激增,陈栋柱的工作间里摆满了形态各异的蛇属相灯。相比往年,他在蛇属相灯的制作上格外用心,投入了更多精力。因为每到属相年,都会有不少顾客专门定制当年属相的灯具留作纪念。有的顾客钟情于大型精美款式,这些定制需求对工艺要求极高,但陈栋柱总能凭借精湛的技艺,按照顾客的要求一一完成。如今,大部分饱含心意的蛇属相灯已经被顾客满心欢喜地取走。
        从14岁时开始学习制作属相灯,今年已是59岁,作为庄河非遗活态传承的标杆,陈栋柱近年培养出一些传承人,构建起“非遗工坊+研学基地”的立体传承体系。2024年,属相灯制作技艺入选辽宁省非遗保护典型案例,其创新实践为传统工艺当代转化提供范本。“让生肖灯不仅是祈福物件,更要成为流动的文化。”抚摸着新完工的蛇灯,陈栋柱眼神坚定。
        点属相灯是庄河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庄河县志》曾在民间工艺章节中设专项记载,每年正月十五晚上,各家各户点起自己的属相豆面灯,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谁的属相灯燃烧的时间最长,就象征着谁能成为寿星。现在家长大都会给孩子点上一盏,一方面寄托新一年里的美好愿景,另一方面让孩子从小了解庄河独特的属相灯习俗,进而传承下去。
        


辽宁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24-81680063 举报邮箱:jubao@ln.gov.cn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1-82488888 邮箱:netinfo@bdcb.cn
辽公网安备21020302000523号    辽ICP备08004184号-2    ICP许可证 辽B2-20190382
Copyright © 2008-2021 BDCB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连半岛晨报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