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等方面
我市推出11项任务举措促进服务消费
1月3日,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大连市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基础型、改善型、新型服务消费,聚焦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等方面提出11项具体任务措施。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发〔2024〕18号),优化和扩大服务供给,释放服务消费潜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服务消费需求,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挖掘 基础型 消费潜力
(一)推动餐饮住宿消费升级。培育名菜、名小吃、名店,积极招引国际知名餐饮品牌、国内餐饮名店及名小吃入驻大连,打造优质餐饮品牌。举办“全国烹饪选拔赛”“辽宁省职业技能大赛”“大连海鲜美食节”“大连连菜评选”“大连日料研讨会”等美食体验、烹饪比赛、技能大赛活动,推广大连餐饮品牌,提升品牌影响力。深入挖掘大连海鲜、传统老字号等大连味道,打造“赏大连夜景,品特色美食”的大连网红美食打卡地,做大夜间餐饮市场规模。支持行业协会及平台企业举办各具特色的餐饮促消费活动,培育餐饮消费热点。每年开展餐饮美食评比、餐饮文化交流、美食节、折扣季等餐饮行业促消费活动100场以上。提升住宿服务品质和服务水平,推进住宿业与旅游、体育、康养等业态融合发展,进一步扩大服务消费。围绕重点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区,建设精品民宿,发展住宿新业态。依法依规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发展乡村酒店、客栈民宿服务。
(二)提升家政服务消费品质。完善大连市家政信用信息平台准入标准,督促企业加强自我管理,引导家政服务消费者优先选择信用记录良好的家政服务企业,推行“居家上门服务证”。结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将家政进社区、家政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相融合,进一步拓宽供需渠道,为家政服务消费者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支持员工制家政企业发展,畅通家政从业人员职业发展通道,培育员工制家政品牌企业。
(三)拓展养老托育消费供给。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推进公共空间、消费场所等无障碍建设,提高家居适老化水平。推动成立康养行业组织,筹建大连市康养产业联合会,建设运营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现养老服务供需精准对接。持续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谋划、推进养老服务建设项目,推动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推动养老机构等级评定,2025年全市星级养老机构达到120家,家庭养老床位总数不少于8000张。跟进老旧社区托育设施配建工作,积极做好新建住宅小区和完整居住社区配建托育设施相衔接。严格落实新建住宅小区与配套养老托育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要求。实现养老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鼓励和支持通过引入普惠示范性托育机构开办托育服务中心、1+N社区托育服务点等形式,提供标准化、同质化的托育服务管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托育机构服务管理,开展托育机构负责人和保育人员岗位技能提升,确保托育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保持100%。支持金融机构优化风险管理,积极提供适合普惠性养老托育机构项目资金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激发 改善型 消费活力
(四)提升文化娱乐消费体验。
创新文旅消费场景,提升文旅消费品质,每年开展四季文旅促消费活动。强化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旅游休闲街区等品牌创建,打造数字化、沉浸式、互动式消费场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发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创意重点项目。培育特色消费模式,丰富艺术节、美术展览等业态,促进文化消费提质升级。扩大文化演出市场供给,提高审批效率,增加演出场次。加快培育文创线下体验店,多渠道搭建文创线上销售平台,持续探索数字文创等新业态和新模式。提升网络文学、网络表演、网络游戏、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质量,加快高清电视发展,鼓励沉浸体验、剧本娱乐、数字艺术、线上演播等新业态发展。
(五)提高旅游消费能级。立足大连滨海湿地、海岛、温泉等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开发海钓、游艇、康养等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鼓励大型演艺、邮轮游艇、露营民宿、度假康养、低空飞行等新业态发展,丰富“海上游大连”文旅消费业态,支持“音乐+旅游”“演出+旅游”“赛事+旅游”等业态融合发展。完善热门景区等场所多语种指示标志,加强入境旅游产品开发和宣传推介,提升相关场所服务水平。支持旅游景区进行基础设施改善、智慧景区建设、产品创新和旅游项目升级,实施景区门票优惠、满减优惠等多样化惠民举措,持续提升景区竞争力。开展数字赋能文旅场景建设行动,支持利用网络直播、短视频平台开展线上旅游展示活动。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强化综合运输衔接,便利旅客出行。支持银行、支付机构和清算机构加强合作,完善移动支付服务,优化业务流程、丰富产品功能,扩大受理范围。
(六)激发体育消费动能。盘活空置场馆场地资源,引导社会力量依法依规改造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增加体育消费场所。深入开展健身设施强基础、提质量、优服务三大行动,构建市民群众身边多层次多样化健身圈。鼓励体育健身场所在公休日、国家法定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期间延长开放时间,增加体育消费服务供给。推进体育赛事活动“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举办体育产业嘉年华系列活动,满足市民群众多元体育消费需求。以梭鱼湾足球场、体育中心、大连足球青训基地、大连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等场地设施为载体,积极承办国内外重大足球赛事活动。办好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中国足球协会甲级联赛和中国女子篮球联赛主场赛事,以及大连马拉松赛、大连国际徒步大会、“大连杯”帆船赛等高水平赛事活动。每年开展各类体育赛事和群众性体育活动400项。
(七)积极发展教育培训服务。实施大连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群)建设计划,完善相关学科专业设置,建设高水平职业学校和专业。高标准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站)等载体,带动技能人才梯次发展。引导职业院校完善相关学科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全面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搭建校企合作对接平台,开展订单培养、师资交流等多形式校企合作。按照有关规定,推进学校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引进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提供非学科类优质公益课后服务。鼓励与国际知名高等院校在连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
(八)优化居住服务消费供给。创新居住服务消费新场景,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物业+生活”新服务模式,与养老、托育、餐饮、家政、快递、社区团购等企业开展合作,积极对接市场化优质服务资源,支持物业服务领域数字化建设,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推动社区消费扩容提质。推广智能安防、智慧停车、智能门禁等新模式,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和居住体验。培育提供改造设计、定制化整装、智能化家居等一站式、标准化产品和服务的龙头企业。
培育壮大 新型 消费
(九)促进服务消费数字化融合。招引数字消费主体企业,培育数字化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推动大型商场、商业综合体、大型超市加速数字化转型,利用新媒体宣传媒介,培育数字化客户群体,推广线上虚拟购物、现场智能购物查询、线上线下实时互动消费等智慧消费场景,提升数智化经营能力。推进数字人民币在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景区商贸、教育培训等多领域应用。依托我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优势,推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生活服务,提升商圈活跃度。结合大连服装加工及贸易产业集群优势,探索打造“直播电商+服装产业带”新模式。依托电商直播示范基地,组织开展“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电商直播节”等专题直播促销活动,营造电商直播促消费良好氛围。动态管理市级直播试点基地,每年直播场次超100万场。
(十)激发绿色消费潜力。落实绿色低碳认证制度,广泛开展认证宣传,引导企业开展绿色低碳认证。推广应用先进绿色低碳技术,落实能效水效标识管理措施,提高家装、出行、旅游、快递等领域绿色化水平。支持汽车“以旧换新”,引导汽车企业、金融机构等配套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购车优惠政策,形成政银企优惠政策包。支持家电“以旧换新”,鼓励家电销售企业、平台企业联合家电生产企业、回收企业开展“以旧换新”促销活动。结合全市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推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
(十一)推动健康服务消费发展。推动健康管理中心建设,引导医疗机构健康体检服务向健康管理转变,三甲医院设置健康管理中心比例达到100%。加强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建设,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三年内纳入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的医疗机构超过36家,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机构数量达到13家。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支持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开展合作。优化“中医便民就医导航”服务,实现全市优质中医资源“一表查询”。支持以中医养生、药膳食疗等保健方式创新开发健康服务产品。
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黄凤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