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街
晨报秉笔暖民心
时光荏苒,转眼又是一年。回首2024年,半岛晨报深耕本土新闻领域,探寻“新闻+服务”模式,推动解决市民反映的民生问题。2024年,本报《有困难 找半岛》《半岛快调查》《我是大连人》等栏目围绕着“街”主题,刊发报道70余篇,关注城市民生问题,助力城市文明建设。岁尾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进“半岛民生街”,回望你我携手走过的路程。
街面设施 及时处理消隐患
路面凹陷、窨井缺盖、返水结冰……这些看似小事的街巷问题实际上影响着市民的生活质量,也是半岛晨报着力推动解决的重点。
8月12日夜里,市民张先生开车准备回家,经过金普新区和平路附近的红旗河中桥时,突然感觉车身明显地颠簸了一下。原来,桥面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目测直径约半米的凹陷,凹陷中露出纵横交错的钢筋,车辆经过时就会发生颠簸。当时,与张先生一起驶过桥面凹陷的另外两辆车,其车轮轮毂均出现轻微变形。8月16日,记者联系到金普新区住建局,工作人员表示会尽快修复。后来,张先生联系记者表示桥面已经修复完毕。“为相关部门的效率点赞!同时也感谢半岛晨报对民生的关注!”张先生说。
10月25日,记者接到学生家长反映称,在沙河口区金盾路大连知行中学体育馆对面的人行步道上,一处窨井的井盖“不翼而飞”。此处距离大连市知行中学、沙河口区知行小学都较近,学生上下学几乎都从此处路过,家长们担心学生上下学的安全。26日,记者来到现场查看,此时井口已被附近居民用一块瓷砖和一块黑色的木板盖住,但覆盖并不完全,稍有不慎踩上去就可能“踏空”。报道发出后,迅速得到辖区管理部门的重视。10月29日,学生家长王女士看到金盾路路边原来“张嘴”的窨井已经有了盖。“心里悬着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非常感谢半岛晨报的关注。”王女士说。
街旁集市 交通堵塞有改善
流动商贩占道经营,违停车辆挤占车道,你是否也曾因此类乱象感到苦恼?半岛晨报着眼民生问题,为城市发展建言献策。
南关岭大集位于甘井子区秀岭街,因市场规模大、商品种类丰富,吸引了方圆几公里的市民前来赶集。火爆的南关岭大集收获源源不断的消费者的同时,也引来了不少的流动商贩。一些商贩占据着大集出入口两侧的人行道与机动车道摆摊经营,大量违停车辆挤占机动车道,致秀岭街频频出现交通“梗阻”,影响了沿线居民的生活秩序和道路通行效率,沿线居民因此迫切盼望改善道路交通环境。11月10日,记者来到秀岭街实地探访,通过现场调查采访,分析总结可能造成秀岭街交通堵塞的原因,并综合专业人士等采访提出两条建议。即科学规划停车位,充分利用大集内空置的场地资源;合理优化市集布局,宜采取堵疏结合的方式,整合管理。
报道发出后,南关岭街道多管齐下,整合管理大集沿线占道摆摊、车辆违停等问题。一方面通过协调南关岭大集管理单位,引导流动商贩的车辆进入大集里侧有序停放,不占用秀岭街道路违法停车;另一方面对占用秀岭街人行道和机动车道的流动商贩和违停车辆进行普法教育,引导劝离其规范经营和有序停车。11月20日,记者再访秀岭街,发现交通堵塞问题明显改善。情况改善了,沿线居民纷纷给予好评。“终于不堵车了,这样看着才舒心。”曾接受记者采访的汽修店店主张女士表示,“希望能把井然有序的通行环境保持下去。”
街头救援 争分夺秒救生命
大连是一座文明城市,在危急关头,总有人能挺身而出,救人于危难,大连人的热心与善良,让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1月2日晚,出租车司机鲁师傅遇到突发情况,一男子突发疾病,意识模糊,需要马上送医,鲁师傅立即将病人抬上车后座,打开双闪向最近的医院驶去。一路上,鲁师傅鸣笛示意前方车辆避让,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以最快的速度,为病人开出一条求生之路。七八分钟后,鲁师傅将病人送达医院,直到病人被护士接走,鲁师傅才放下心来。等待在医院门口的病人亲友赶忙对鲁师傅表达感激之情并支付了20元车费,但鲁师傅没有收。事后,记者从鲁师傅所在的大连市出租汽车有限公司中北分公司了解到,受助男子的亲友后来联系到了公司,对鲁师傅的无私帮助表达了感激之情,赞扬了鲁师傅的热心之举。
6月14日晚,出租车司机王健阳驾车行驶到瓦房店市第五中学附近时,突然有家长怀抱一个小女孩拦住了他的车。小女孩看上去两三岁大,意识微弱,据家长说孩子在家里突然抽搐、呕吐倒地,急需送医。“当时啥也没想,救人要紧。”为了尽快将孩子送往医院,王健阳情急之下连闯两个红灯,到医院大约2公里的路程,他用时不到3分钟。事后,王健阳了解到女童情况稳定,已无危险,但自己因闯红灯可能面临处罚。对此,女童父亲表示,他愿意为王健阳证明,司机是冒着闯红灯的风险,将他们紧急送到了医院,是救了孩子的热心好司机。
街中偶遇 赠人玫瑰手余香
大连是浪漫之都,在这里,你总能在不经意间收获善意和感动,大连人就是大连最美丽的风景。
2月26日下午,在繁忙的大连地铁车厢里,发生了这样感人的一幕。大连姑娘小曹乘坐地铁1号线途中,热心的她主动为一位老人让了座,没想到老人为表感激之情,现场为她画了一幅生动的人物速写并附上赠言“温良的姑娘”,送给了小曹。拿到画像的那一刻,姑娘的心融化了,双向奔赴的温暖不仅感动了小曹,也感动了一车厢的乘客。报道发出后,引得众多读者动容。“女子让座,老人赠画,温暖一车乘客。”“爱心都是相互的,他俩的举动都让人感到温暖,我觉得这就是社会需要的正能量吧!”
经过多方寻找,3月9日,记者终于在圣亚海洋世界附近的海边见到了“速写大爷”,老人名叫郭文盛,是大连本地人。老人表示画画是自己的兴趣爱好,从2018年5月开始,就用速写的风格画偶遇的人,在街头画、在星海广场画,后来又在地铁上画,前前后后画了五六百幅人物速写。“地铁上来来往往这么多人是不错的素材,于是从去年开始在地铁上为陌生人画速写,并把画送给他们。”老人表示,大多数人得到速写之后的第一反应是有点蒙,然后就会笑或者很惊讶。“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能传递快乐给别人,别人高兴自己更高兴。这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老人开心地说。
街边美景 以墙为布添光彩
大连是风情滨城,美丽的自然景色和迷人的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对美的追求汇聚成城市的辉光。
秋日暖阳洒在斑驳的墙面上,一名年轻小伙手握画笔,在墙壁上涂涂抹抹。9月1日,在金普新区滨海路与振连路交会处附近,“90后”壁画师韩东旭正聚精会神作画。大约1个小时,墙面上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猫跃入眼帘,吸引了不少行人驻足、拍照。“这只小猫咪像是一个温暖的磁场,将路过这里的人从忙碌的生活中拉出来。希望看到它的你,能忘记这一刻的烦恼。”韩东旭说。
32岁的韩东旭是一名“90后”,来自黑龙江,目前已在大连定居。他从小学习绘画,来到大连上大学,对壁画产生兴趣并迈入墙体彩绘的大门。如今,他已成为一名全职的壁画师。十年间,韩东旭以墙壁作画布绘制了上千幅作品,在星海广场、黑石礁等地方都有他的画作。接下来,他会继续坚持壁画工作,给市民带来美好的视觉享受。“画作承载了我们对市民和游客的情感与态度。”韩东旭希望能用手中的画笔,让更多墙面绽放出更美的色彩,向大家传递大连的活力与温度。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毕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