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货慢退货难无处维权 想要“买遍全球”并不容易

海外购如何才能放心购


        “我收到的吹风机里竟然有棉絮,看起来像是二手货”“我买的化妆品没有批号,客服的解释模棱两可,说是新旧版本差异”……“双十一”让跨境电商交易也迎来“小高峰”,但由于跨境电商性质特殊,消费者网购时往往面临发货太慢、不给退货、无处维权三大难题。
        发货常常超期
        买完护肤品半个多月没发货
        “预计14天送达”“预计一个月内发货”,相较于国内普通商品的“极速达”……海外购商品由于其特殊性质,发货和预期送达时间都较长。一旦遇到超期不发货、物流延期、丢件等情况,消费者不仅缺乏客服帮助,还可能要自担损失。“半个月了,一直没发货。”任女士从某连锁超市全球购上买了近600元的护肤品,期望配送时间注明一周内送达,但半个多月过去了,仍未收到发货通知。客服反馈因为信息填错才没发货,并建议任女士退单。任女士核实后发现自己并没有填错,再次找到客服后,客服说订单卡在海关了,并再次建议任女士退单。气愤的任女士最终选择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一个多月后,才终于收到货。“您好,物流显示已经开始发货。”李先生在某海淘APP上下单了一件衣服,可等了一个月,也迟迟没发货。此时,衣服已降价400元。根据平台规则,下单后李先生无法退货,只能默默等待。
        退货“没得商量”?
        有平台规定一旦下单便无法退货
        “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商品一经发货后会产生运输和海关关税费用,将不支持无理由退货”……由于跨境直邮商品的物流特殊性,这样的提示在海外购平台商品页面随处可见。一些海外购平台甚至规定,一旦下单便无法退货。在海淘APP“别样”上,消费者仅能在下单后20分钟内免费取消订单,之后虽然可以尝试取消订单,但成功与否并不保证。
        还有一些海外购平台上,“不退货”的提示混杂在众多商品信息之中,有的字体“较小”,容易被忽视。“急着下单的时候根本注意不到这些细节,我想要退货时,才发现不能退。”有过退货难经历的马先生感到疑惑,为什么不能将提示做得更明显一些?
        甚至,当消费者遇到产品错发或质量问题时,一些客服还会以不能退换货为由拒绝处理。“我买的粉底液发错了版本,客服坚称没有错误,不予处理”“保质期内东西没开封就发霉了,商家却不处理”……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抱怨自己在海外购时遇到问题,商家却拒绝退款退货。
        “我买的鞋子是境外发货的,到货以后,鞋子看起来很旧,我想退货,客服却说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既不能换新,也不能赔付。”市民宋女士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购物经历,她坚持维权,不仅向平台投诉,还拨打了12315热线。经过十多天的坚持,客服最终改变了“没得商量”的态度,同意退货退款。宋女士说,“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货”,俨然成了某些商家用来搪塞消费者的借口。
        投诉维权无门?
        商家境外注册维权无从下手
        向商家要求退赔遭拒后,应该找谁维权也让不少海外购消费者感到迷茫。供应商、进口商、仓储方、代理商、平台经营者……海外购过程涉及的主体众多,这些主体往往处于不同的城市,甚至在境外,让消费者维权时无从下手。
        在一家知名连锁商超的全球购平台上,林女士购买了一瓶价值700元的面霜。到货后,林女士发现面霜的版本和商品介绍的页面不一样。客服告知林女士,保税仓库有新老两个版本的产品。林女士以实际产品与介绍不符为由,想要退货,但被客服拒绝。林女士拨打了12315热线投诉,但被告知商家的注册地在境外,因此不能受理。
        记者拨打12315电话询问获知,投诉确应由被投诉人实际经营地或住所地的监管部门来处理。到底该向谁维权?有网友支招,可向商家境外注册地的消保委进行投诉;也有人提出,可以通过“掌上海关”APP进行查询,查到清关表格上对应的内地公司,再向相关地区的12315投诉。“维权竟然还需要先了解公司架构!”投诉过程之繁琐让许多消费者叫苦不迭。
        建议
        加强日常监督管理优化消费者投诉流程
        在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崔晓光看来,消费者海外购应首选大型、正规电商平台,“如果出现纠纷,电商平台能起到纠纷化解的作用。很多个人卖家、个人代购在发生纠纷后甚至可能消失,消费者难以找到维权对象。如果直接去找海外供货商,又会面临法律适用的问题。”崔晓光建议,电商平台和监管部门应优化平台协议,完善平台的信息公示,细化平台的规则,尽到提示说明义务。“比如消费者进入到商品页面,要看到更清楚醒目的提示。此外,还要对海外购商家的备案信息进行公示,并定期核查。”
        他还建议,电商平台、监管部门要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尤其是对于海外购经营者的经营状况、服务水平、纠纷产生和化解情况,做到常态化的督查抽查,发现问题及时介入、督促整改。此外,也要进一步优化消费者的投诉流程,提升消费者投诉处理质量。“如果投诉流程很长,消费者需要长时间等待,也会影响其维权的积极性。”他说。
        答疑
        问:海外购能无理由退货吗?
        答: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通过网络等方式销售的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7日内退货。除部分性质特殊、不宜退货的商品,均可以适用“7天无理由退货”。海外购并不例外,大部分保税仓递送的跨境零售商品应该适用7天无理由退货规定。如果消费者通过“海外直购”购买,由于产品需面对进出口关税税费、邮费以及二次销售等不利因素,若商家已明确告知不适用7天无理由退货,并经消费者确认,可能不能适用无理由退货规则。对于先付款、后采购的被认定为“委托代理合同关系”的“真代购”则不属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通常无法适用7天无理由退货。
        问:遇到纠纷究竟该找谁?
        答:跨境电商的参与主体包括跨境电商企业、跨境电商平台和境内服务商。注册在境外的卖家即跨境电商企业首先应该承担产品责任。虽然跨境电商企业注册在境外,一般也会委托境内服务商提供服务,境内服务商接受海关、市场监管等部门后续监管,承担相应责任。此外,如果跨境电商平台标注“自营”,可能需要承担商品销售者的责任。
        遇到纠纷,消费者可以首先向跨境电商平台投诉;也可通过全国12315平台、当地12345平台等向跨境电商平台、境内服务商所在地消费者组织或监管部门投诉;还可通过诉讼手段理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双十一”消费提示
        小心“保价”形同虚设
        现象一:预售实付高于直接消费,保价服务形同虚设
        有消费者反映,在某电商平台“双十一”第一波预售活动时就支付了定金,本以为参与预售活动,优惠力度会更大,可没想到支付尾款后发现,预售最终实际支付价格竟比直接购买更贵。当消费者对此现象发出质疑要求保价时,却被某些商家以下架链接或“叠加了优惠券、满减红包”等理由拒绝,导致保价服务形同虚设。
        赣湘鄂3省消费者组织建议,消费者在预售支付定金前,应咨询商家客服,了解清楚预售优惠力度和活动规则,例如满减红包使用范围、预售免定金、直播间下单送赠品等,及时保存预售界面截图。一旦出现预售实付价格高于后期直接支付价格的现象,及时与商家协商解决,要求退货退款或申请保价服务。
        现象二:自动默认“先用后付”,免密支付增加误购风险
        近两年,许多电商平台先后推出“先用后付”“0元下单”等更便捷的支付方式。这种看似“零痛感”的下单模式,经常会使消费者产生一种“免费”的错觉,诱导消费者盲目消费,加剧了消费者的误购风险。不少消费者反映,无意间开通了“先用后付”功能,经常浏览着商品价格界面,就手滑下单了,或者“0元下单”后忘记付款了,导致信用下降;还有消费者反映,想要关闭该项功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通常关闭入口较隐蔽、操作较复杂。
        赣湘鄂3省消费者组织提醒,消费者应仔细检查在各购物平台的默认支付方式,如果是在无意间开通的“先用后付”“0元下单”“免密支付”等支付方式,建议结合自己的财务状况和消费习惯,再决定是否继续开通该项功能。同时,确认开通的消费者,要警惕盲目消费和信用风险,确认收货后应及时付款,做到明明白白消费。
        文图综合北京晚报、中国消费者报
        


辽宁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24-81680063 举报邮箱:jubao@ln.gov.cn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1-82488888 邮箱:netinfo@bdcb.cn
辽公网安备21020302000523号    辽ICP备08004184号-2
Copyright © 2008-2021 BDCB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连半岛晨报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