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大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打造口岸营商环境“升级版”新闻发布会。邀请大连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党组成员、市委口岸工委专职副书记王旭,大连海关副关长吴志秀,辽宁海事局副局长刘力,大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副站长、新闻发言人姜振林介绍有关情况。
市政府口岸办
刻画口岸惠企服务“同心圆”
近年来,大连口岸采取一系列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举措,深化改革创新,刻画口岸惠企服务“同心圆”。
口岸开放布局不断优化。去年以来完成了我市18家单位73个泊位正式对外开放验收,实现历史欠账清仓见底。新建港口口岸开放有序推进,今年3月,国际邮轮“翠德丹”号顺利靠泊大连港;4月,大连—仁川国际班轮“飞龙号”正式载客复航;5月,经国务院批准,邮轮口岸15天入境免签政策落地大连;6月,长兴岛恒力石化8个新建泊位正式对外开放。空港加快恢复开通国际客货运航线,在去年基础上,今年又陆续开通胡志明、乌兰巴托等国际航线,加密东京、大阪、广岛和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航线,航线通达性东北最优,对日通航点、航班量和旅客量持续保持全国前三。今年1-4月,大连口岸进出口货物总值3021.9亿元,占全省85.5%。
口岸信息化建设提档升级。大连作为全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的“主战场”,积极构建具有大连特色、涵盖跨境贸易、航运物流等信息服务的一站式跨境贸易公共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完成国家标准版和地方特色应用涉及28个业务领域150余项功能的开发建设,注册企业用户超过1.6万家。2023年11月,大连获批国家智慧口岸建设试点城市,围绕“一平台、五智慧、多场景”建设内容,搭建有序互联、有效共享的“一站式”口岸数字化服务平台,将于今年下半年上线运行。
口岸营商环境软实力显著增强。大连连续两年入选全国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试点城市。加工贸易和跨境电商等新业态质升量长,口岸经济活力持续增强;港航物流单证持续精简,无纸化交接便利度稳步提升;在收费电子化和收费公示制度方面持续发力,口岸收费环境阳光透明;“问题清零”机制进一步深化,外贸经营主体对口岸跨境贸易监管环境总体满意度为93.94%,为2019年以来最高水平。持续巩固压缩货物整体通关时间成效,今年1-4月,大连口岸进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29.17小时、0.66小时,同比压缩11.20%、33.45%。
2024年是大连入选全国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试点城市的第二年,也是攻坚提升关键之年。日前,大连2024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攻坚战”全面打响,出台了六方面35项改革提升举措,进一步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打造口岸营商环境“升级版”。下一步,大连各相关口岸单位,将从服务发展,推动口岸高水平对外开放;智慧赋能,提升口岸高质量服务;问计于企,提升外贸经营主体获得感等方面持续发力,实现外贸泊位“应开尽开”,提升空运网络覆盖面和通达性,实现到2025年,枢纽口岸基本建成智慧口岸的目标。
大连海关
“1+1+8”打造口岸营商环境“升级版”
近年来,大连海关围绕辽宁发展战略和产业行业特点,主动融入辽宁振兴发展大局,先后创建了“问题清零”“百人千企”“关企之桥”等服务品牌,出台百余条便利措施。
2023年,为支持大连作为东北唯一入选全国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试点城市,大连海关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压缩时间、精简单证、推动改革、优化服务,推出36项便利措施,着力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多项特色创新项目取得突破,其中“出口检验检疫证书云签发”作为海关系统唯一项目入选国务院第七批改革创新经验,大连海关连续四年创新举措复制推广到全国;“数智筛”项目获评2023年度海关总署智慧海关建设“十佳项目”,作为大连海关“特色品牌”,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2024年大连海关将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全面深化改革大局中统筹考量,同改革创新项目、自贸试验区创新项目以及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整合提升等统一谋划,制定了“1+1+8”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打造口岸营商环境“升级版”。
在提升进出口通关效率方面。进一步压缩检疫审批许可时长,对符合要求的申请“即报即批”;建立鲜活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助推大樱桃等特色水果打入国际高端市场;支持海运口岸发展,支持“离港确认”模式落地大连。
在支持高级认证企业发展方面,进一步降低高级认证企业的进出口商品抽批抽验率;支持更多诚信守法企业成为高级认证企业,加大对产业链供应链龙头企业、优质农产品出口企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企业的信用培育;进一步增加高级认证企业便利措施,联合地方政府推出激励措施。
在支持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融合发展方面。探索实施“保税+ERP”监管改革,助力企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培育力度,对企开展“一对一”精准培育服务;加大技术性贸易措施评议及应对力度,精准支持大连优势产业、潜力行业、重点企业扩大出口;强化海关与银行等金融机构间的信息共享应用,为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融资便利,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慢等问题。
在提升企业获得感满意度方面。进一步扩大减免税审核“ERP联网申报+快速审核”模式应用范围,提高减免税办理时效;鼓励符合资质要求的检验检测机构参与进出口商品检验采信,扩大第三方检验检测结果采信范围;进一步释放主动披露政策红利,增开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主动披露新通道,便利企业主动合规、守法自律。
辽宁海事局
新策略新方法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
辽宁海事局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新策略和新方法,助力提升大连市跨境贸易流通效率和服务水平。
去年,辽宁海事局创新推出“海运拼箱涉危业务便捷通关新模式”,在调查拼箱货物谎报瞒报违法行为时,通过大数据分析、三互联合研判等方式,精确锁定拼箱货物中的涉嫌违法货物,仅对涉嫌违法的货物实施单独证据保存,箱内拼装的其他合法合规货物则可以直接予以通关和装卸船,切实提高箱内合规货物的通关效率。
同时,推广口岸危险货物“谎报匿报四步稽查法”,通过四步稽查模式,精准锁定疑似谎报匿报危险货物集装箱,大幅提高稽查的精准度和口岸通关效率,有效推动水路运输危险货物稽查从“汗水型”向“智慧型”升级,自实施以来,累计查处危险货物谎报匿报案件240余起。
推出“危险货物全链式合规促运服务”新举措。2023年5月9日,在“危险货物全链式合规促运服务”新举措助力下,解决了自热火锅成品运输难题,完成我国第一例自热火锅海运出口,实现了产品从港口货柜到超市一站式销售的物流模式,进一步提升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今年,辽宁海事局从提升通关效率、促进新动能产业贸易便利化、加强口岸智能化建设三个方面继续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 通过实施船舶防污染作业的免登轮远程监管新模式,大幅提升了海上船舶防污染作业的检查覆盖率和监管效率。还搭建了多方联动平台,提高载运散粮船舶周转率。依托“海事之眼”和“海事通”小程序,实现对货物装箱情况的实时远程检查,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运输成本。此外,辽宁海事局将联合成员单位研究实施畅通精矿类货物集装箱运输通道、优化船岸安全检查工作程序等八项便利化举措,制度性推进降本提质增效。针对新兴的“新三样”产品,即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辽宁海事局着力提升对此类货物海上运输的安全管控能力,优化执法流程和标准,开通“绿色通道”,极大减少企业申报办理时间,有效提高了货物出口周转效率。此外,辽宁海事局强化绿色甲醇加注的研究与管理,目前正在研究建立我国船用绿色燃料认定管理体系,计划出台甲醇加注作业管理办法,确保清洁能源船舶安全营运,推动海上运输向绿色低碳转型。辽宁海事局还提出了降低船舶运输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新措施,为海上新业态安全健康发展提供便利。
在加强口岸智能化建设方面,目前,辽宁海事局正在与大连海事大学合作,准备研发一款基于知识图谱技术的监管应用程序,旨在提高包装危险货物谎报瞒报稽查的精确性和检查效率,进而提升船载危险货物的安全性。
大连出入境边检站
以高水平安全护航口岸高质量发展
作为驻守国门口岸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大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将着力在提高通关效率、促进贸易便利、强化科技赋能、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等方面,做好四项工作。
全面履行出入境边防检查职责,依法运用检查监护管理手段对出入境人员、交通运输工具及口岸限定区域实施公开有效管理。在去年查获边检违法违规案件破百起的基础上,持续强化口岸查缉管控、案件联合侦办等工作力度,从严从细从实抓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落实。
精准策应服务口岸扩大开放规划实施,主动为码头企业提供口岸开放政策咨询和建设指导。长兴岛港口岸恒力石化8个泊位已于6月6日正式对外开放,同时持续高标准推动太平港口岸、大连石化等新改扩建码头泊位对外开放验收,全力发挥口岸在经济发展中的平台支撑作用。积极促推解决码头泊位历史遗留问题,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码头企业更多生产作业自主权,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助力大连内畅外联的高水平开放门户枢纽建设。
紧扣国家移民管理局新型基础设施、新锐装备设备、新质战斗力“三新建设”决策部署,不断强化海港管理模式改革创新和智能查验设施迭代更新,实现用警效能与通关效率双提升。深化《大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服务海港口岸高质量发展十一项工作措施》,持续推行边检手续“无纸化”申报、行政许可“一证畅通”、国内移泊“零送单”等举措,优先从速办理运输大宗商品、民生物资、鲜活产品等出入境船舶边检通关手续,全力支持集装箱外贸新航线开通运营,高效做好“飞龙”客运班轮复航后出入境旅客通关勤务。
聚焦群众办事办证的痛点堵点、移民管理服务的热点难点和新业态发展的需求期待,深入开展“问政问需问计”调研走访活动,切实了解企业发展和口岸通关中的困难问题,在边检行政处罚“首违不罚、轻微不罚”、赶潮汐离泊边检优先通关保障、便利国际船员入出境换班、推行外国旅游团邮轮免签政策等方面进行有益尝试,积极向上争取移民管理政策制度和管理服务供给。针对大连海港口岸大宗商品、集装箱、汽车、修造船、远洋渔业、海上过鲜及客运班轮等多样经济业态,提供订单式服务、定制化保障和全流程监管。优化升级“边检即时通”平台功能,探索“互联网+”边检政务服务渠道建设,丰富拓展边检政务服务中心实体功能,有效落实“问题清零”工作机制,全力提升移民管理政务服务质量效能。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齐媛媛
本版图片据大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