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快速发展,人工智能(AI)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深入到金融、医疗、教育、娱乐等各个领域。过去,撰写年终总结报告是许多人头疼的问题。而现在,AI的应用,似乎让这一过程变得高效轻松了。“今年在AI(人工智能)的协助下,大致会撰写35万份以上报告(去年是26万份),年底来临,有不少总结性报告要写,招多个兼职报告撰写人员……”近日,武汉某公司在朋友圈的招聘启事引发关注。记者了解到,有了AI加持,该公司在精简10%~20%人力的基础上,单量却比去年同期增加20%~30%。接近年底,部分代写网店月销量甚至达6万单以上。
AI助力 一公司业务或增长35%
说起今年3月初次接触AI时的感受,黄丽媛言语中仍满是震撼,“一如当年微信问世一样,我已经有十多年没有这样的感受了。”她当时的第一想法就是,“我们一定要积极地去拥抱它。”的确,在使用近一年后,AI带给她的收获是巨大的。现在,她所在的公司在AI深层次应用中属行业领先。
黄丽媛是武汉某科技公司高管,作为一家基于大数据从事软件信息技术服务的企业,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大型国企、高校、医院等提供专项研究、课题报告、调研报告等。每到年底各单位的总结报告撰写需求会集中爆发,因此前几天在招聘兼职人员辅助完成报告的撰写,现已招聘完毕。
据悉,AI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能快速地处理大量数据和信息,并自动生成结构化、规范化的报告文本,同时还能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黄丽媛所在的公司在业务开展中使用的诸多AI程序包括ChatG-PT4.0、文心一言等。她告诉记者,公司去年共计交付26万份报告。今年有了AI加持,截至6月底就已达17万份,在人力比去年精简10%~20%的基础上,单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30%,保守估计今年总单量在35万份左右,总增长近35%,“这中间AI有很大的功劳。”
说起AI带来的变化,黄丽媛说,前两年公司自己开发软件来辅助分析、解读,“在解读前,它能给我们什么,我们心里是有数的。”而今年开始启用AI后,“就完全不一样了,我只需要问它,它就可以直接回答我,它有发散思维,会给你一个思路、方向。”比如让AI生成一个“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白皮书”,它会很快提供非常全面的框架,甚至格式和排版都很规整,“以前中级分析师才能做的事情,现在‘小白’分析师就能做。”
因为人的思维都可能具有局限性,而AI加持之后,“思维就打开了。”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成本,还能在短时间内对使用者个人的知识储备进行补充,“AI所具备的知识,就是你个人的知识,”原来不擅长的地方也可以变得擅长,“而你只需要正确问它一个问题。”
她也知道,AI并非万能。比如,AI生成的文本宽而泛,适合应用于冗杂而意义不大的事情上。比如每周的工作计划,你只需告诉它你的想法,并给出一些要求,它就能在几分钟内生成一份工作计划。“放之四海而皆准,但不一定能指导实践。”而人工分析师就可以结合具体的客户需求、场景、数据,给一个具体的操作建议,更具实用性。
AI代写火了 有店铺月销量6万单以上
记者打开某线上购物平台,输入“年终总结AI”“代写”等关键词,立刻蹦出许多相关产品。商家在产品介绍中写下宣传语:“AI智能原创、写作必备”“懒人办公”“三分钟急速交稿”……产品销量一般在几千单左右,有的店铺月销量达6万单以上。
在某社交平台上,不少博主也分享了自己的使用经历:“一分钟生成PPT”,用户只需输入制作主题,几分钟后,就会自动生成带图、文,且风格相符的PPT。另一位日更博主则将AI当成了偷懒神器,“不费脑子,免费自动写文案,不管你是短视频文案、营销文案,还是公众号文案,两分钟全部搞定。”除了能根据关键词、内容场景、内容描述等生成文案,还能根据用户的发布平台,生成相对应的模板,她半年内涨粉5万,有数条AI生成文本点赞上万,成为热文。
AI问世后,写作爱好者小梅的主页也发生从分享“如何设计好文章的小标题”到“用AI写作,赚3000元”的改变。她说这几乎是“傻瓜式”挣钱,自己敲字写作、原创“一天最多一篇,而现在用AI写,给AI下指令,300字15秒就可以写出来。”有粉丝因小梅背弃“人工写作”而表示“取消关注了”,小梅直言回复:“我们学会用工具,而不是被工具裹挟,我们也有AI替代不了的能力,这是大势,我们能做的只有适应。”
记者在“文心一言”对话框输入“帮我写一份有关记者的年终总结报告”,不到1分钟,一篇800余字,包含“工作成果”“技能提升”“挑战与应对”以及“未来计划”等板块的岗位总结便快速生成,格式工整,内容较为全面。
记者联系上淘宝多个商家,专注人工写作的商家认为“AI写没有感情,只不过是条理清晰而已,且不全面”,在给出框架后,都需要人工进行填充、修改。而人工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来定制稿件,也更有感情。有商家称两种模式都可以“接单”,但AI的价格和时间成本明显降低不少。一篇1500字的年终总结人工写作收费150元,8小时可以拿稿;若使用AI+人工修改,收费100元,5小时后可以拿稿。
有人赞成有人担心
四川某知名高校电子工程学院一教授认为,AI是赋能工具,“有好的工具为何不用?”古代用的是马车,人力车,现在人们并不会因为有了汽车,而认为坐汽车的人都在偷懒。他认为,AI能替代人类去做一些事,这说明大多数的工作是重复性的、无创造性的,那人类就不应该将精力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之上,而是把更多精力真正投入到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中。因此他认为,AI助力年终总结报告的撰写是好事。
成都一家投资类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周蕾则有不同的看法。她认为,使用AI写总结不能一概而论,“要分岗位”。如果你的工作内容是可以通过硬性数据来体现,比如销售岗,“你今年完成了多少销售额,完成率、回款率、催款率是多少?能通过AI的协助很显眼地展示出来。”她认为是可以的。而对于一些项目管理岗位、技术科研岗位等非数据岗位,周蕾认为代写不可行。“比如你今年完成了价值一个亿的合同签订,前期的跟踪、背调,中途的策略方案,以及最后的回馈如何,这其中重点难点是什么?你对工作的投入有哪些?不能仅用一些数据或者套话来体现,需要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如果员工拿AI写的格式化文档来应付,我认为这是不认真对待,我肯定要打回去让员工重写。”她认为任何事情都有好有坏,AI是一种科学的进步,但她也同样担忧“大家往后越来越不走心了”。
专家过度依赖AI不可取
对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赵精武表示,AI有明显的优势,但更要有明确的使用边界,合理利用它会事半功倍,过度依赖并不可取。赵精武称,AI的优势在于能够高效完成重复性高、创新性低、模块化的工作内容。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工具,AI帮助用户代写年终总结、年终报告本身无可厚非,但AI终究仅仅是一项技术工具,不能过度依赖AI完成所有的工作任务,长期依赖只会降低个人的创新能力。
特别需要警惕科教文卫领域存在的过度依赖AI问题。举例而言,AI在数据分析、资料检索等方面是科研的辅助利器,但并不是课堂论文写作的“写手”。学生如果过度依赖AI完成作业,只会降低学生在科研能力培养阶段的批判意识和自主分析能力。因此,有必要在特定领域、特定应用场景,对AI的部分功能权限进行限制。
权限限制在黄丽媛看来十分必要,如果不加以限制,大量有着相同需求的人使用提示词让AI进行创作,就有可能出现所谓的“千篇一律”。
赵精武称,“从目前的技术趋势来看,AI将会使得人人都能有一个 ‘私人助理’,AI或将人们从部分诸如文稿总结等重复性工作活动中解放,促使人们从事更多具有创造力的工作活动。在未来,更建议AI的技术应用场景多元化,尤其是在辅助社会困难群体完成以往无法实现的事情,这或将是技术向善最好的体现。”
■相关链接
AI速成公文,实用不实用?
近期,不少AI软件陆续推出了公文写作板块,或上线“公文版”,提供通知公告等法定公文,以及讲话稿、工作总结等事务性文书的写作生成服务。人工智能开始悄然影响公文写作等日常政务工作,这一现象引起社会关注。
AI写作软件效果好不好?记者找来多位有公文写作经验的地方干部,在阅读多篇示例文章后,受访者普遍表示,AI写作优点在于条理清晰、主题明确,但内容失之笼统,语言相对僵硬,不贴合实际工作。
“在目前体制内公文工作中,AI写作可应用的范围有限。”就职于广东某市级部门的一名公务员评价说,目前市面上的AI写作公文对于地方的基本情况了解不全面、不准确,更不懂当地的新政策、新提法。“AI生成文章放之四海而皆准,缺乏吸睛点,难以满足领导要求的吸引力。”撰写政务材料,往往需要大量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支撑。“一些AI生成的公文看上去框架齐全,其实空无一物,没有实际内容。”上海一位基层干部表达了对AI公文写作的担忧。
一些软件开发者则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相比一步到位,AI写作软件定位更像工作秘书,通过与人的交互,帮助工作者发散思维、组织语言、优化结构,是技术与人共同完成公文写作。
“相对于文学类的写作,公文写作套路化、模板化是其特点。”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漆永祥说,公文自身发展经历了由随意到套路化的过程,格式的目的是限定公文形式与内容,让审阅者一目了然。漆永祥认为,对于政务系统内一些简单直接的信息传递,如会议通知等,可以交给AI写作去完成,但人工智能的加入并不意味着公文写作能力不再重要。“公文写作需要较强的分寸感和对象意识,这恰恰是AI写作力有不逮的。当AI承担更多基础性工作时,高超的写作能力和其背后的思考能力将更为稀缺。”
综合央视网、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