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17岁之际,消费行为模式再次发生变革

“买在身边”:即时零售元年到来


        双十一从诞生至今17年,从淘宝当年的一个创意发展到现在成为延伸至全球的一种购物生活。17年里,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模式经历剧变。从起初的去身边商超购物,到使用电脑上网购物,再到使用手机网上购物,再到即时零售的大爆发。我们好像兜兜转转转了一圈,但又好像一切都不一样了。这个时候,对消费者来说,反而舍比取更难了。站在17年的窗口,我们来盘点一下2025年的双十一。
        促销策略:累了,化繁为简了
        2025年双十一各大平台摒弃复杂规则,以直接低价争夺用户心智。比起凑单、满减、尾款、预付等等,全场直降、立减折扣、一件就降这样的优惠方式更抵人心。无需凑单即可低价购物的方式今年在各电商平台开始流行,与其说平台开始觉悟,不如说消费者日渐成长的消费观倒逼平台开始化繁为简。
        热销品类:智能的、健康的、美好的
        2025年是智能科技产品指数级爆发的一年。各平台数据都显示,不论是智能家电,还是AI产品,销售同比增长都高于多数品类商品。
        与此同时,与健康有关的消费在大幅增长。新中式养生商品、对健康有益的厨具、药品、保健食品等均在双十一出现囤货模式。同时,与美有关的商品销售大幅增长,包括国潮化妆品、美容服务等均受到强烈追捧。
        平台竞争:更加注重生态协同
        几年前,天猫、京东的双十一还在争相报战绩。到11月12日0时为止的成交额,成为电商之间互比高下的焦点。而在前10个双十一,每年的成交额也确实在不断同比增长。
        然而,在2025年,电商平台和消费者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一种消费生态格局。站在2025再回头看当年的角力,多多少少让人甘苦难言。
        如今的竞争自然是更难了,既要巩固供应链,又要引流直播电商等多重销售生态,还要同时做好一线城市和下沉市场,甚至还要卷到跨境市场和海外市场。好在虽然角力点更细化了,但近几年电商平台的生态显得更协同了。
        消费模式:即时零售元年来了
        即时零售是指,依托本地实体零售店或仓储,消费者线上即时下单后,线下就近履约并通常在30分钟至1小时内送达商品的新型零售业态。它是“零售+科技”的产物,覆盖生鲜、日用品、药品等多品类,核心是满足消费者的即时需求,区别于传统电商的长时物流和纯线下零售的到店购物模式。
        2025年双十一是一个即时零售大爆发的双十一。京东七鲜超市线上订单量同比增长180%,生鲜源头好物如宿迁霸王蟹销量成倍增长;淘宝闪购带动本地商户订单激增,餐饮、美妆等品类实现“小时达”。似曾相识的是我们去街边的饮品店、便利店消费,与当年不同的是,我们与京东或淘宝或其他App绑定了这些消费。
        10月31日,淘宝闪购正式发布全新连锁便利品牌“淘宝便利店”,淘宝宣布:这一品牌将以闪购仓形态,基于阿里生态的供应链优势,为消费者提供“一应俱全、24小时营业、30分钟达”的便利购物体验,并于11月1日正式面向消费者上线。
        我们可以理解为,以后我们线上即时消费的24小时便利店有可能是淘宝开的。怎么样?是不是我们都被画进电商平台设立在生活中的网格里了?玩法又进步了。   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赵晖
        


辽宁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24-81680063 举报邮箱:jubao@ln.gov.cn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1-82488888 邮箱:netinfo@bdcb.cn
辽公网安备21020302000523号    辽ICP备08004184号-2    ICP许可证 辽B2-20190382
Copyright © 2008-2021 BDCB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连半岛晨报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