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跨国自驾美食交流之旅“大叔与小宁”顺利返回

42天2万多公里感受美食与美景


        10月3日,怀揣着对美食与文化交流的诚挚热情,两位鞍山60后“大叔”与来自瓦房店的年轻厨师孙宁组成了“大叔与小宁”组合,从辽宁鞍山正式启程,踏上了自驾横跨亚欧的美食交流之旅。11月13日,“大叔与小宁”经由莫斯科搭乘飞机回到沈阳,结束了这场历时42天,行程2万多公里的美食交流之旅。对此,记者再次对“大叔与小宁”中的刘大叔进行专访,听他讲述这一路的温馨故事与感动瞬间。
        对话
        记者:此次旅程跨越欧亚大陆,经过千山万水,对您来说,印象最深刻的风景是什么?
        刘大叔:那肯定就是在北极圈内邂逅的极光了。虽然此前也曾到过俄罗斯,但进入北极圈这还是第一次,邂逅极光也是第一次。极光可遇而不可求,这次能遇见清晰而美丽的极光也是极其幸运。10月31日零时左右,在北冰洋岸边捷里别尔卡村的夜空中,先是一抹淡淡的绿在墨蓝色的天幕上晕染开来,接着光芒骤然舒展,绿色的光带在天空中舞动、缠绕,将整个村落都笼罩在一片梦幻的光晕之中。我们屏住呼吸,见证着这绝美的一刻,此前所有长途跋涉的艰辛,都在此刻得到了回报。
        记者:这段自驾旅程是对体力和毅力的巨大考验。在2万多公里的行程中,你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或挑战是什么?又是如何克服的?
        刘大叔:最大的困难在于信号不佳。出国后,在赶路途中,很多地区都存在没有信号或信号断断续续的情况,导致电子导航系统无法使用,面临迷路的风险。其实在旅程开始前,我们就考虑到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所以做好了准备,随身携带着纸质地图和指南针,所以整个行程下来比较顺利,基本没有出现走冤枉路的情况。
        记者:此次是一场美食文化交流之旅,那么最合您口味的当地特色美食是什么?您观察到的海外的中餐发生了哪些有趣的   “本土化”演变?在向外国朋友展示中国菜时,您又选择了哪道菜作为   “代表作”?反响如何?
        刘大叔:要说最合我口味的俄罗斯美食当属红菜汤,也叫罗宋汤,主要是由牛肉、番茄、胡萝卜、洋葱等食材制作的浓汤,在俄罗斯的不同地方做法还略有差别,但总体以酸口为主。在俄罗斯较为寒冷的环境中,喝上一口热乎乎的红菜汤,从胃暖到心里,是一种特殊的美食体验。在俄罗斯的中餐馆,我注意到东北传统美食锅包肉的做法发生了有趣的变化,当地中餐馆使用俄罗斯人喜欢的番茄酱汁为锅包肉勾芡,做出的菜品相较国内偏甜,别有一番风味。而我为俄罗斯当地人制作了猪肉大葱馅的肉龙(一种面点),做法简单,但味道很好,他们吃得根本停不下,每个人都吃了四五个。
        一路品美食赏美景
        ●他们先是历时6天自东北向西北穿越中国,抵达了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通过吉木乃口岸出境进入哈萨克斯坦。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大叔与小宁”登上97米高的“生命之树”纪念塔,在塔上俯瞰整个阿斯塔纳,一城之景尽收眼底。
        ●告别哈萨克斯坦,北上进入俄罗斯,在圣彼得堡,“大叔与小宁”饱览涅瓦河风光,参观了夏宫、叶卡捷琳娜宫等众多著名景观,并且品尝了俄罗斯当地的特色美食,也将中国美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俄罗斯广袤的土地上。
        ●随后,一行三人来到摩尔曼斯克以北140公里外的捷里别尔卡村,这座北冰洋岸边的渔村,是“大叔与小宁”此行抵达的最北点,在这里他们与一场美丽的极光不期而遇,成为难以磨灭的美好记忆。
        ●11月13日,“大叔与小宁”经由莫斯科搭乘飞机回到沈阳,结束了这场历时42天,行程2万多公里的美食交流之旅。
        
    ■关于未来计划
        刘大叔表示,明年开春后,继续以“大叔与小宁”组合的形式,从新疆出境,而后横跨西伯利亚,目标暂定为堪察加地区。这次将做好更充足的准备,沿途继续进行美食与文化的交流。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毕崇来
        


辽宁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24-81680063 举报邮箱:jubao@ln.gov.cn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1-82488888 邮箱:netinfo@bdcb.cn
辽公网安备21020302000523号    辽ICP备08004184号-2    ICP许可证 辽B2-20190382
Copyright © 2008-2021 BDCB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连半岛晨报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