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当监护仪的滴答声与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在重症监护室(ICU)内交织,勾勒出守护生命的日常场景时,平日同样在ICU忙碌的刘护士正以另一种方式救死扶伤。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他为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成为大连市第7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刘护士今年26岁,是大连理工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的一名规培护士。早在2021年,还在上大学的他便将“生命至上”的信念铭刻于心,在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是血液病患者生存的关键、而在我国还有很多血液病患者翘首期盼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机会后,他毅然采集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四年过去了,刘护士从一名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如今正在ICU轮岗,以专业的穿刺技术和精准的护理守护着患者。身处这个与生死最为接近的场所,他目睹了太多生命的脆弱,同时也见证了无数坚韧的抗争。正是这份亲历,让他深刻理解“活下去”对一个人、一个家庭的重大意义。
因此,今年8月,当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时,短暂的愣怔之后,刘护士心中更多的是因能帮到别人而感到的激动。11月6日,随着血液从手臂静脉缓缓流出,经过血细胞分离机的提取,这份“生命的种子”被成功采集。“能为素不相识的人点亮重生之光,我做的一切都值得。”他说道。
半岛晨报、39度视频
首席记者黄凤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