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养殖采捕加工全链条

从采捕到熟化不到2小时


        立冬时节,大连海参冬捕季正式开启。11月6日,大连市海洋渔业协会联合10余家主流媒体组成“溯源团”,赶赴位于大连最北端的海王九岛开展“大连海参溯源之旅”,现场见证今年立冬前的海参首批“出礁”,实地调研原产地养殖、采捕及加工全链条。
        冬捕季开启   首批海参“出礁”
        海王九岛是大连最北端的海岛,石城岛则是其中最大的岛屿,周边海域属于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也是大连海参核心产区之一。上午10点钟左右,海上薄雾尚未完全散去。采捕海参的“海碰子”整理好装备,跃入海中。20分钟后,“海碰子”浮出水面,一大袋海参随之上船——这是今年冬捕季采捕的首批底播海参。眼下这个季节的海参个头肥硕,皮质厚实,采捕时只挑选1~3个头的海参。采捕人员说,天气好的时候,海参每天能有数千斤的采捕量。据了解,目前石城岛海域生长的海参以传统的被俗称为“老四排”海参为主,“老四排”是大连海参原产地品种,个头大而饱满。
        庄河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郑洪爽介绍,庄河市处于北黄海海域,非常重视海参产业发展。“海王九岛周边的海域水质好,无需人工投饵,大自然的馈赠便可确保海参的品质优良。”
        上岸10余分钟后便被送达车间
        刚刚采捕的鲜活海参,上岸10余分钟后便被送达车间。在初加工环节,工人们站成两排,鲜海参经过初级分拣、去肠、清洗、杀菌消毒后,直接进入“双舱锁鲜”低温熟化生产线,从采捕到进入熟化流程,全程不超过2小时。当天所有的原料被一次性加工成“有机鲜炖海参”,这种海参最大限度保留了大连海参的营养,无需泡发、开盖即食。这也是当下快节奏生活群体喜爱的海参品类。
        大连上品堂海洋生物有限公司生产厂长吕其涛告诉记者,此前,海参在加工过程中最大的痛点是营养成分的流失,经过一系列工艺到设备的升级,企业与大连海洋大学、大连工业大学联合研发了有机鲜炖海参、轻盐干海参、冷水速发海参等创新产品,更大程度地保留了海参的营养成分,同时也使百姓食用海参更加便捷、健康。
        已发放大连海参原产地溯源码97.9万个
        “假货泛滥倒逼企业创新、升级。”上品堂品牌创始人刘旭升表示,现在消费者购买海参时,已经知道可以扫码溯源了。该二维码是由大连市海洋渔业协会和大连理工大学联合开发的可追溯系统,消费者只要用手机扫一下,就可以知道海参从育苗到流通的全链条信息,包括来自哪个海域,以及养殖方式、采捕记录、加工流程、抽检结果等。
        截至今年10月31日,大连市海洋渔业协会已为认定企业发放大连海参原产地溯源码97.9万个,认定鲜活海参产量共511万斤。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齐媛媛
        


辽宁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24-81680063 举报邮箱:jubao@ln.gov.cn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1-82488888 邮箱:netinfo@bdcb.cn
辽公网安备21020302000523号    辽ICP备08004184号-2    ICP许可证 辽B2-20190382
Copyright © 2008-2021 BDCB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连半岛晨报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