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二十一今日23时44分出征

乘组涵盖“70后”“80后”“90后”,其中一位来自大连化物所


        我国瞄准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张陆、武飞、张洪章3名航天员组成。10月30日上午,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综合计划局局长张静波在会上表示,经研究决定,瞄准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张陆、武飞、张洪章组成,张陆担任指令长,3名航天员分别为航天驾驶员、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涵盖了我国现役3种航天员类型。“航天员张陆执行过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武飞和张洪章均来自我国第三批航天员,是首次执行飞行任务。”张静波介绍,其中,武飞入选前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工程师,张洪章入选前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目前,神舟二十一号任务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执行这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即将加注推进剂。
        中国载人飞船将首次实施3.5小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按计划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约3.5小时后对接至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空间站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3.5小时快速交会对接方案,减少了飞船远距离导引段轨控次数和飞行圈次以及近距离导引飞行时间,意味着航天员舱内等待时间缩短了、对能源的消耗需求降低了,既提高了神舟飞船的自主交会对接能力,也增强了我国空间站任务规划的灵活性和应急响应能力。“这一方案减轻了对于发射时间窗口的约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李喆介绍,“通过更精确的发射和入轨控制,使飞船进入一条初始相位差更小的轨道,绕飞更少的圈数就能与空间站‘准时相会’。”这次飞行任务中,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采用了产品化双十表光学惯组,能够满足载人飞船3.5小时快速交会对接的精度要求。
        此前神舟十二号至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均采用6.5小时交会对接方案。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完成首次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与神舟八号任务中的机械式缓冲系统相比,如今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对接机构已经“进化”为一套“刚柔并济”的受控阻尼缓冲系统,大幅提升了交会对接的可靠性和成功率。
        神舟二十一飞行任务
        ●这次任务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第37次飞行任务。
        ●任务主要目的是:与神舟二十号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工作,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进行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设施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开展科普教育和公益活动,以及空间搭载试验,持续发挥空间站综合应用效益。
        神舟二十有望刷新中国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最长纪录
        神舟二十号有望刷新中国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最长纪录。张静波这样表示,“目前,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已188天,有望刷新中国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最长纪录。”他介绍,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3名航天员状态良好,将与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返回东风着陆场。
        他表示,神舟二十号乘组指令长陈冬成为首个在轨驻留时间超过400天的中国航天员,已累计完成6次出舱活动,成为目前在舱外执行任务次数最多的中国航天员。“任务期间,乘组共进行了4次出舱活动和7次载荷进出舱任务,完成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辅助装置安装、舱外设施设备巡检等任务。”张静波介绍,在舱外平台安装的脚限适配器和接口转接件有效提高了航天员舱外作业效率,问天实验舱此前规划的空间碎片防护装置也已全部完成安装。
        在空间科学与应用方面,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与地面科技人员密切配合下,覆盖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新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典型成果包括:空间环境下获得了高质量的蛋白晶体,有望为肿瘤治疗提供潜在靶点;钨合金被成功加热到3100摄氏度,刷新了国际空间材料科学实验最高加热温度的纪录;首次发现带电胶体在微重力下结晶形成长寿命亚稳态结构等。“目前,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正在开展乘组轮换和返回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张静波说。
        神舟二十一乘组简历
        张洪章
        张洪章,男,汉族,籍贯山东邹平,博士学位。1986年4月出生,2013年   7月参加工作,200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科学院研究员。2020年9月,作为载荷专家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张陆
        张陆,男,汉族,籍贯湖南汉寿,硕士学位。1976年11月出生,1996年8月入伍,199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一级航天员,陆军大校军衔。曾任空军某训练基地某团司令部空战射击主任,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22年11月,执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2023年9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并担任指令长。
        武飞
        武飞,男,汉族,籍贯内蒙古包头,硕士学位。1993年10月出生,2021年1月入伍,201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陆军少校军衔。曾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2020年9月,作为航天飞行工程师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特写
        我国最年轻航天员将圆梦太空
        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10月30日公开亮相,刚满32岁的武飞将刷新我国执行飞行任务最年轻航天员的纪录。
        武飞出生于1993年10月,是目前我国航天员队伍中最年轻的航天员,曾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2020年9月,作为航天飞行工程师入选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迎来自己的首次飞天任务,我深感无比幸运。”武飞说,这份幸运,源于正处于一个航天事业跨越式发展的伟大时代;源于常态化的天地往返让年轻一代有了更多、更早为国出征的机会;更源于成千上万名科研工作者用智慧与汗水搭建起这座通往星辰大海的“天梯”。
        越来越多的年轻航天员进入“太空家园”。在武飞之前,还有两名“90后”航天员宋令东、王浩泽圆梦飞天。
        大连化物所出了个航天员
        晨报讯(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辛敏娟)   10月30日上午,神舟二十一号飞行乘组人员名单公布,三位航天员与大家见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张洪章将发挥专业优势,作为载荷专家出征,在轨开展“面向空间应用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光学原位研究”,将载荷实验带到太空上去。
        由中国科学院牵头负责的空间应用系统本次共上行6项科学实验,实验样品及装置总重量63.2kg。锂离子电池因自身重量轻,寿命长,是完成各类太空任务的重要供电来源。研究锂离子电池在太空环境下的性能演化规律,能够为后续太空任务中锂离子电池的研制和高可靠应用提供重要理论支撑。该项目将充分发挥载荷专家的专业优势和科学敏感性,通过科学判断、精细调节光学实验设备,开展微重力环境下的锂离子电池原位光学观测实验,获取微重力下锂枝晶生长全流程影像,实践现场决策、快速响应的空间实验模式。载荷专家的主观能动性,将是本项目获取新现象、新发现、新成果的重要因素。
        关注
        中国人2030年前实现登陆月球的目标不动摇
        张静波10月30日表示,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的目标不动摇。目前,载人登月任务各项研制建设工作总体进展顺利。
        张静波介绍,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着陆器、望宇登月服、探索载人月球车等飞行产品已完成初样阶段主要工作,科学研究与应用系统已完成各次飞行任务载荷方案设计工作,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等地面系统研制建设工作正加速推进。“今年,我们已组织完成了长征十号运载火箭二级动力系统试车、系留点火试验,梦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试验,揽月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等。”张静波说,后续还将组织完成揽月着陆器集成测试,梦舟载人飞船热试验和最大动压逃逸试验,长征十号运载火箭低空飞行及技术验证飞行等试验。
        巴基斯坦航天员将择机执行短期飞行任务
        发布会还透露,我国将择机安排1名巴基斯坦航天员以载荷专家的身份执行短期飞行任务。
        今年2月中巴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后,正式启动了巴基斯坦航天员的选拔工作,与中国航天员选拔一样,这项工作也分为初选、复选、定选三个阶段。其中,初选工作正在巴基斯坦实施,复选和定选工作将在中国实施。
        本版文图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
        


辽宁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24-81680063 举报邮箱:jubao@ln.gov.cn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1-82488888 邮箱:netinfo@bdcb.cn
辽公网安备21020302000523号    辽ICP备08004184号-2    ICP许可证 辽B2-20190382
Copyright © 2008-2021 BDCB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连半岛晨报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