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日临近,集中供暖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供热管网如同城市的“生命线”,承载着千家万户的温暖。然而,错综复杂的管道中,微小的漏点可能成为影响供暖稳定的隐患。大发供热泰电所的14名工作人员,正是这些“生命线”的守护者。他们被誉为“暖气医生”,用科技与责任筑起一道温暖的屏障。
        10月28日深夜,在西南路一处地下暖气管道检查井旁,泰电所工作人员於夺用气体检测仪确认安全后,系好安全带,咬着手电筒,在同事的保护下熟练地钻入井下。漆黑的井底射进一缕光束,他开始仔细查找漏点。泰电所14个人负责1282万平方米管道的巡网查漏工作,供暖前必须将地下管网全部“过一遍筛子”。日常巡视时,他们如同体检医生,为管道做检查;一旦发现隐患或突发管道破裂,他们便立刻变身为急诊医生,第一时间“诊治”故障。
        气体检测仪、热成像仪、听音杆、听漏仪……一系列先进检测工具,让他们能更精准地排查故障。由于白天车流量大,为不影响交通和居民生活,他们将漏点排查的“主战场”移至深夜,利用环境安静的优势提升设备灵敏度。“暖气管道爆裂抢修对我们来说不算难事,真正的考验在于排查隐患。要根据地面上细微的变化判断隐患位置,这需要下很大功夫。”於夺说道。在中山路一段管道巡检时,路面上的一小股水流引起他和同事的注意。多年经验告诉於夺,附近可能存在漏点。他立即展开排查,在不破坏路面的情况下,凭借经验和仪器在井盖周边逐步探测。“听漏仪只能在夜深人静时,一个人专注地听声辨位,否则干扰太大,很难找到漏点。”於夺解释道。经过在周边1000米范围内多次来回排查,他们终于在两天后锁定漏点,第一时间完成修复。
        半岛晨报、39度视频摄影记者孙振芳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