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破困局

金普新区盐碱地玉米亩产突破1200斤


        晨报讯(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张锡明)   曾经荒芜的滨海盐碱地,如今迎来“重生”。在金普新区农业农村局统筹部署与登沙河街道保障支持下,新区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联合大连大学、中科院等科研单位,共建滨海盐碱地改良技术集成试验示范区,通过系统科技改良,成功实现玉米亩产1200斤,昔日的“不毛之地”跃升为“高产田”。
        面对土壤理化性质差、肥力低等难题,项目团队精准施策,调控土壤酸碱度和孔隙度等关键指标,并增施植物纳米二氧化硅有机肥,逐步改善土地条件,推动玉米试种取得成功。
        金普新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永光在测产现场表示,这片盐碱地的“复活”,是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的重要成果,不仅为保障粮食安全、守住耕地红线探索了新路径,也填补了区域滨海盐碱地系统改良的技术空白。下一步,新区将持续优化集成改良模式,拓展耐盐大豆、杂粮等作物试验,进一步释放盐碱地的经济与生态潜力。
        此次试验不仅验证了技术可行性,更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盐碱地改良系统方案,为全区乃至同类地区推动农业高质量与生态协调发展提供了新支撑。
        


辽宁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24-81680063 举报邮箱:jubao@ln.gov.cn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1-82488888 邮箱:netinfo@bdcb.cn
辽公网安备21020302000523号    辽ICP备08004184号-2    ICP许可证 辽B2-20190382
Copyright © 2008-2021 BDCB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连半岛晨报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