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烈呕吐发烧?竟是“剩菜”惹的祸!


        饮食不洁容易诱发急性胃肠炎,引起患者腹泻或是发烧。而提起这个“不洁”,绝大多数人会认为是发生在“外卖”或是“路边摊”里,其实,市民家中厨房里的生肉、冰箱的剩菜、刚买的新鲜水果,都可能藏着让全家上吐下泻,甚至危及生命的“健康陷阱”。近期,30岁的市民小李就遭遇了这样的经历。
        30岁女子突然剧烈呕吐   竟是因为吃了这个
        记者从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了解到,近日,该科室接诊了一位因食用剩菜不当导致上吐下泻的患者。这个患者就是30岁的小李。一天下班回家打扫冰箱时,发现了一周前剩下的排骨汤,自己闻了闻,觉得汤汁没有异味,就本着“不浪费”的原则,简单在锅里加热了一下,却没注意汤品并没有彻底煮沸热透,就直接喝了。结果当晚她就出现剧烈呕吐、发烧症状,家人将她送到市二院急诊科。经过追溯病因,急诊科主任王霞认为是那碗在冰箱冷藏超过3天的排骨汤,时间这么长,里面的细菌已大量繁殖,且加热不彻底让致病菌“漏网”。
        冰箱存储食物3个“时间红线”要遵守
        数据统计,我国每年因食源性疾病导致的就诊人数超千万,其中大部分悲剧,都源于日常操作中的“小疏忽”。
        王霞主任提示,冰箱不是“保险箱”,储存有3个“时间红线”。很多人把冰箱当成“万能储存柜”,不管什么食物都往里面塞,一放就是十天半个月。但冰箱冷藏室的温度通常在4-8℃,这个温度只能延缓细菌繁殖,不能阻止细菌生长。比如李斯特菌,在0℃以上的环境中都能缓慢繁殖,长期存放的剩菜、未密封的熟食,都可能成为它的“温床”,孕妇、老人感染后甚至可能引发败血症。
        冰箱里储存食物这3个“时间红线”一定要遵守:肉、生海鲜在冷藏室存放不超过1—2天,吃不完要分装冷冻;剩菜剩饭冷藏时间不超过2-3天,再次加热前要检查是否有异味、发黏;切开的水果、凉拌菜最好当天吃完,超过24小时就别再食用了。另外,冰箱要定期清理,每周用稀释的漂白水擦拭内壁,避免细菌滋生。
        食物加热“彻底”比“温热”更重要
        王霞主任介绍,“肉看着熟了就行”“剩菜热一下不凉就行”,这种想法最容易让细菌“漏网”。可能引发严重腹泻的蜡样芽孢杆菌,其芽孢耐热性强,普通加热根本杀不死;而肉毒毒素,也需要在100℃高温下持续加热5—10分钟才能被破坏。
        记住几个关键温度和时间:肉类、蛋类、海鲜要加热到中心温度75℃以上,比如鸡肉要煮到没有粉红色血丝,鸡蛋蛋黄要完全凝固;剩菜剩饭再次食用前,必须彻底加热至滚烫,并且要翻动几次,确保里外都热透;自制的罐头、发酵食品(如豆瓣酱、腐乳),食用前一定要先煮沸10分钟以上,避免肉毒中毒风险。另外,还要警惕“交叉污染”的风险。生肉、生海鲜、生鸡蛋表面,可能携带沙门氏菌、李斯特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一旦污染了熟食或直接入口的食物(比如凉拌菜、水果),就会埋下隐患。
        王霞主任建议,家里至少要准备两块砧板、两把刀具,分别标注“生”“熟”专用;装生食材的碗盘和装熟食的容器要分开,哪怕临时借用,用后也要彻底清洗消毒;处理完生食物后,必须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20秒以上,别用擦过生肉的抹布擦手或擦灶台。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沈华
        


辽宁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24-81680063 举报邮箱:jubao@ln.gov.cn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411-82488888 邮箱:netinfo@bdcb.cn
辽公网安备21020302000523号    辽ICP备08004184号-2    ICP许可证 辽B2-20190382
Copyright © 2008-2021 BDCB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连半岛晨报传媒有限公司